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宝山建设安全便捷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

2019-02-01 12:39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清浊合流 情同手足的意思 情投意合的意思 穷途潦倒 求美 全军覆没的意思 拳套幻化 犬吠的意思 染蓝涅皂

当前位置 | >> 宝山建设安全便捷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

宝山建设安全便捷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

  去医院就医,免不了来回奔波折腾,在医院排长队,或许是不得不经历的过程。最近,不少宝山的百姓,却省去了候诊麻烦,在互联网上,享受到了意想不到的便捷互联网医疗服务。

  社区居民:享受最便利的服务

  54岁的王秋芳大居动迁来顾村生活不久,患有糖尿病,要按时去市一宝山分院回诊。每逢这天,她六点起床,在医院不停排队,往返两小时回家,对她来说,拿个药确实“麻烦得不得了”。但张主任简单亲切地问诊,却又很关键,让她安心。2018年8月开始,王秋芳坐进了菊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互联网线上诊疗室,在顾医生的带领下,她接受了市一宝山分院张主任的互联网回诊,张主任在电脑上看到了顾医生上传的患者资料,再通过顾医生,问诊王秋芳的情况。20分钟,会诊结束,部分药物可在社区拿,新开药物则由专业物流,配送至社区医院。对王秋芳而言,意味着早上九点骑十分钟电动车,看完专家后,十一点便在家做饭。

  这样的便利,得益于2018年8月,市一宝山分院利用信息化手段,初步搭建的宝山互联网医院,通过互联网连接,实现异地、社区、养老院的实时会诊,给出意见。“术后随访、社区的慢性病、常见病的随访,以及这类病症中的疑难困惑等,都能在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专家诊疗”。分院门办主任应伟清告诉记者,这是基于实体医院,以及医院现有的硬件基础,如区影像(放射)诊断中心、区心电诊断中心和区域临床检验中心3大远程诊断中心,实时传送全区1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心电图、X光片等,才迈出这次互联网医院探索的第一步。

  目前在菊泉、淞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多家养老院,都建立了远程医疗点。医务人员根据患者需求和专家排班表,发起网络诊疗,互联网平台将在第一时间把请求推送给对应专家的手机端。会诊中,两级医生互相对接,既能帮病人准确描述病情,又能提高社区医生的业务水平。宝山区域广阔,互联网医院让百姓在社区安心享受区内医院同等诊疗水平和服务规模。

  应伟清告诉记者,“互联网的方式更灵活,更频繁,让医院的健康服务越来越丰富”。正如王秋芳描述的一般,“通过网络这个平台,社区医生陪我一起看专家,交流怎么吃,怎么养,和去医院是一样的。”

  家庭医生:做更好的健康守门人

  在淞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互联网移动家床的试点,让患者和家庭医生之间的沟通越来越便捷。家床变得“移动”,就在于床头所安装的在线监测设备,这些设备自助检测,将患者的相关指标实时上传到互联网家床平台,数据传到家庭医生检测处。通过这个平台,家属还能与家庭医生视频,或紧急呼叫。对家庭医生而言,省去了固定时间上门监测血压血糖的步骤,还能实现数据化管理,对签约家庭而言,在网上预约家庭医生,不会再出现现场找不到人的情况。

  当然互联网带给家庭健康和家庭医生的便利还不止于此。不久前,在区卫计委信息中心,举行了一场全专联合APP的远程培训,针对5家区属综合医院的专科专家和全区家庭医生展开培训。据区卫计委信息中心副主任施新君介绍,全专联合APP上,由重点科室的专家发布慢性病、常见病的治疗手段,用作家庭医生的日常培训学习,另一方面,家庭医生可以在这个平台向专家们发起诉求,替签约居民进行健康咨询。借助全专联合APP,可以针对具体病人的具体病情提问,专家还能在APP上点开病人的临床报告和健康档案,据此来提供指导。

  在菊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多为70岁以上的老人,出门极不便利,贺洁医生告诉记者,许多老人子女都50岁了,难以做到随时陪护。因此,家庭医生肩负重担,对老人们的健康随时跟踪,及时指导,尤其重要。施新君告诉记者,现在的互联网,为实现个人健康档案无阻碍交流提供了渠道。借助信息化手段,家庭医生管理家庭健康、当好健康守门人的角色,又进了一步。而这种尝试,几乎走在全市前列。

  区卫计委:建更安全的互联网环境

  “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的出现,正在为百姓提供着越来越丰富的医疗服务。在施新君看来,再多的便利,首先需要建立在信息安全的前提上。“安全是必须要考虑的,信息泄露、隐私泄露,都会带来不可逆的影响”,这也是制约“互联网+医疗健康”资源整合的基本因素。无论是市一宝山分院的互联网医院,还是全专联合APP,要在全区范围实现全民共享,区域无障碍流通,都离不开区卫计委正在建设中的“DMZ出口建设”,这一出口保证了宝山“互联网+医疗健康”资源进入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

  只有达到国家互联网信息的安全出口后,才能保证统一引流医疗数据后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全区大规模推广“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才有了基本保障。“预期今年第二季度,出口全部完成建设”,这也意味着,在第二季度末,全区将提供全区覆盖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工具,全区医疗资源将在互联网上整合,而不单单是某个医疗机构提供的。

  “这样一来,居民可以在一个微信公众号上,完成全区区属医院的医疗信息查询”,自助查询、预约服务等基本的互联网服务都能在这里完成,同时家庭医生就诊、疫苗预约等,都能在这上面一站式完成。对居民而言,未来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是一个巨大的闭环,他们能在这一平台上,实现区内医院的预约,就诊信息查询,个人检查报告查询,以及市三甲医院专家号预约。同时能在这个平台上向相应的家庭医生发起咨询,家庭医生或社区医生再进入互联网医院、全专联合APP平台,进一步向上级问诊,甚至进行互联网诊疗,最终回馈给居民高效、有效的治疗方法。

  施新君告诉记者,“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刚起步会慢一些,但太慢又满足不到百姓需要,需要在快慢之间,不断调整。而目前看来,在综合医改中,互联网的确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关新闻

  • 奉贤区和谐城市的守护者 2019/1/31 17:38:14
  • 奉贤海湾镇引淡河“变身记” 2019/1/31 17:35:52
  • 奉贤区委领导前往上海警备区共叙军民鱼水情深 2019/1/31 17:33:34
  • 春节期间同济路高架(水产路—双城路)封闭施工 2019/1/31 17:17:19
  • 浦东机场试点直播行李装卸 旅客可实时监督 2019/1/31 17:17:10
  •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蛮便宜
  • 抠门网
  •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