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广西百色政协网
激情燃烧在脱贫攻坚最前沿
——记田林县定安镇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
自2018年年4月驻村开展工作以来,田林县定安镇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20名工作队员吃在农村、住在农村、干在农村、服务在农村,始终牢记使命与责任担当,签下“军令状”,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为群众办事,激情燃烧在脱贫攻坚最前沿阵地,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助力于乡村振兴。
找准“病源”,根治“病情”
在渭密村第一书记王如秀的《驻村日记》本上,有一段话这样写道:“通过入户走访,那免屯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3户,其中已经脱贫17户,今年预脱贫6户,立足于该屯实际情况,引导贫困群众发展甘蔗种植实现稳定脱贫,力争今年全屯剩下的6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出列。”
“工作队员到位之后,首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进村入户摸清家底,掌握实情,找准‘病源’,拿出根治‘病情’的良方妙药。”定安镇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长黄美芬说道。
一本笔记本、一支笔、一个背包、一个水壶、一把伞、一部手机,这是常井村第一书记黄英华每天出门前必须检查的装备。白天,她走村入户,在田间地头或农户家中与群众一道聊家常,商脱贫良策,详细了解群众尤其是贫困群众的致贫原因、脱贫途径。晚上,她还将村情民意等信息整编成册,建立成村级档案。
经过1个月左右的时间,该镇20位工作队员进村入户走访或电话访问了全镇92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第一书记梳理出了村级脱贫计划书,切实做到因村、因户施策,为全面做好年度脱贫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舍小家为大家,激情在一线点燃
黄英华在2012年~2014年间担任常井村第一书记,2018年她再次选择到常井村任村级党组织第一书记。常井村是贫困村,她告诉笔者,要更努力加油干,力争常井村尽快脱贫摘帽出列。
2018年8月的上旬,定安镇遭遇大洪水袭击,定安村等村受灾。正在陪护产假的定安村第一书记吴正勇在得知受灾情况后,立即驱车从田林县城赶回到村里。回到村里之后,他撸起袖子与干部群众一起齐心协力开展灾后救灾以及恢复生产等工作,努力将损失降到最低。
在这20名工作队员当中,他们有的已经成家,有的还是单身,但不管怎么样,他们都朝气蓬勃,都朝着一个共同的梦想迈进:在脱贫攻坚一线点燃激情,把最美的青春奉献给基层,努力当好贫困群众的引路人,让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起来。
一个都不能少,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各位叔叔,这次回学校我一定好好听话,好好读书。”黄某英是定安镇定安中学初二年级学生,因厌学于2018年3月跟随亲戚到广东,八来村第一书记黄救恩从未放弃对她的劝返工作。经过近半年时间的信息跟踪和微信、电话沟通后,黄救恩于2018年7月17日远赴千里之外的广东省东莞市将黄某英接回家中。目前,黄某英与同学们正在校园里读书。
为抓实控辍保学工作,让学生回校就读,切实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该镇驻村工作队员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走访了解适龄儿童少年家庭学习生活情况,并与辍学学生及家长拉家常、摆事实、讲解有关法律,用一颗真心和爱心,耐心细致地劝说孩子返校就读的重要性。
据了解,学生返校之后,该镇驻村工作队员与学校老师、学生家长经常保持联系,随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不仅如此,工作队员不时还到学校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及时为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确保学生回得来、留得住、读得好。目前,该镇驻村工作队已经成功劝返7名辍学学生回校就读,控辍保学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积极争取协调,推动基础设施条件改善
2018年8月初,受大洪水的影响,渭密村那免屯铁索桥和渭密屯铁索桥受损,需要进行维修。为了确保群众安全出行,在得知该情况之后,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一道积极申报项目维修资金,最终得到了渭密电站给予帮扶资金3万元。
八来村是2018年预脱贫村,而基础设施是该村脱贫攻坚的薄弱环节。掌握该情况之后,驻村工作队积极申请项目,在县脱贫攻坚战指挥部等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下,最后得到落实建设“八来—田平”等屯级道路硬化项目。同时,也争取到25万元资金新建下甲屯(老寨)水漫桥。这些项目的实施,惠及八来村335户1304人。
为民办事跑腿,当好群众的贴心人
2018年夏季,八新村驻村工作队员许秀娟了解到该村芒果收成不错的情况下。为了搭乘电商销售“快班车”,她将村里的芒果拍成照片发到QQ、微信朋友圈等,当起“客服”,将八新村的芒果推销出去。据许秀娟介绍,网上推销卖芒果不仅仅拓宽了芒果销售渠道,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卖得了好价钱,果农们开心极了。
群众想养鸡,可是没有技术,怎么办?定安村驻村工作队及时与县科协和县水产畜牧兽医局等单位联系对接,最终在定安村举办养鸡技术培训班,并邀请到县水产畜牧兽医局骨干技术员杨丽霞到定安村为有养鸡意向的农户传授“秘籍”,面对面解疑答惑。
因地制宜,发展壮大特色产业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