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收购家庭Wi-Fi企业 亚马逊为智能家居再添筹码?
近几年,亚马逊在智能家居领域上的出手越来越频繁。
去年,亚马逊才收购了Wi-Fi联网视频门铃和其他家庭安全和监控设备制造商Ring,近日,亚马逊又宣布已收购了家庭WiFi初创企业Eero。
而这一系列动作透露出的信号是,一直围绕着Alexa建立智能生态的亚马逊,似乎要为其智能家居再建一道护城河——通过路由器这个越来越普及的单品,以极低的用户获取成本进入家庭,进而保证自己在智能家居中的中心地位。
你方唱罢我登场,两大巨头瞄准Wi-Fi路由器
2014年,谷歌收购了智能恒温器制造商Nest,想利用其作为智能家居生态系统的一个主控中心和连接点,但决策上的失误让谷歌失去了先发优势,反而让“迟到”的亚马逊推出了无线音箱Echo后发制人。
失去了入口优势的谷歌也不甘落后,将目光放在了Wi-Fi这一重点上。一方面,谷歌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网络接入服务,用户配备谷歌提供的特殊Wi-Fi路由器,谷歌则对这些路由器在云端通过Wi-Fi控制器进行统一管理。另一方面,谷歌Wi-Fi上云,云端连接着分散在不同地点的大量Wi-Fi接入点,谷歌用户的智能设备在其中一个接入点登录后,可以在不同的Wi-Fi热点间实现无缝切换而不用重复登录。
不得不说,谷歌这一举措使得其在智能家居场景中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比如谷歌可以绕过移动运营商,将自己的音乐、视频和其他媒体内容呈现给用户,确保自己的业务有足够的带宽。
亚马逊选择在此时收购家庭Wi-Fi,或许有一部分是迫于竞争对手施予的压力,但也并不全然是商业竞争中的无奈之举。拉开亚马逊三年来的投资清单,我们也能从中窥得一些线索。早在去年,亚马逊就收购了Wi-Fi联网视频门铃和其他家庭安全和监控设备制造商Ring。在Eero之前,亚马逊还通过对Luma的战略投资进入了Wi-Fi路由器热潮。
另外,将家用Wi-Fi放进亚马逊布局的智能家居生态中,也并不突兀,不管是 Musaic 的音响系统,还是 Ring 的智能门铃,都是在着力建立 Alexa 的语音生态。而Eero的家用Wi-Fi,很可能只是亚马逊提升 Alexa在联网家居中简易性和稳定性的工具。
当然,路由器市场并不仅仅是谷歌和亚马逊的天地,且不说路由器巨头Netgear将针对亚马逊的收购作出何种应对措施,诺基亚已在近日发布了WiFiBeacon3分布式无线路由器产品,据说能够提升室内大范围立体空间的网络接入体验,还可利用AI实时选择最优频段信道。在国内,小米、华为都盯准了这个赛道,荣耀更是将自研的“凌霄”芯片植入了最新发布的路由器中。随着智能家居的发展,路由器的市场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
又见入口焦虑,被抛弃的Wi-Fi路由器为何重登舞台
选择怎样的硬件成为智能家居的入口?这已经成为行业共同的难题。入口的集体焦虑,使得巨头们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始布局,从盒子到音箱再到微小的插座,每个产品都有潜力成为一个家庭的中心。
曾几何时,Wi-Fi路由器也是众多厂商的入口首选,360、小米、乐视、欧瑞博等都曾以路由器为抓手,进军智能硬件设备,曾经的智能硬件明星创业公司“极路由”,更是因为首度为路由器赋予“智能”属性而红极一时,还打破了彼时由TP-Link、D-Link、华为等传统路由器巨头统治下的市场。
然而,受到产品定位、换代方式、产业生态、运营商等影响,各大厂商的智能路由器在短时间内无法占领客厅,这一入口也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小米转战智能插座,苹果解散了Airport 研发部,曾经的独角兽“极路由”也倒在了P2P的骗局当中。
如此种种,Wi-Fi路由器作为家庭中心似乎已经没有了想象空间。然而,随着谷歌和亚马逊的战略布局逐渐明朗,Wi-Fi路由器再一次登上了智能家居的舞台,巨头们也是时候重新审视路由器的核心优势了。
目前,在短距离通信技术中,主要有基于Bluetooth、Zigbee和Wi-Fi三种无线技术设计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控制器。
数据来源:《基于无线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徐安安
比较来看,无线Wi-Fi通讯方式的安全性能较低,但其传输速率高且信号传输距离远。而智能家居产品中的Wi-Fi模块可以直接连线无线路由器,由此连接到internet网,无需网关设备,连接点也可以随便增加,可以运用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进行局域网控制。
在智能家居产品中,家庭娱乐设备如电视、盒子、平板,家庭安防类设备如监控摄像头、联网报警装置,各类传感器网关,家庭环境调节设备如空调、空气净化器等均配置了Wi-Fi通信模块作为控制多媒体内容传输以及智能家居数据上传云端的组网方法。据统计,当前超过90%的智能家居产品类型配置了Wi-Fi组网通信模块。
同时,路由器在所有的控制设备中保持着最长的上电时间,在每个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只要还在使用手机、平板等需要联网设备,很少会有人主动去关闭路由器。
唐沐在推出小米路由器之初就提及,希望用户把自己的手机、电脑、平板等所有的上网设备都和路由器连接起来,当然,也希望这台路由器可以连接更多类型的设备,比如空调、冰箱、洗衣机、顶灯等——这就是小米路由器作为智能家居入口的雏形。同时,小米路由器诞生的第一个主打功能便是家庭数据中心,这与后来小米的智能家居生态也产生了呼应。想来,这也是小米至今没有放弃路由器的原因。
Wi-Fi路由器想要焕发“第二春”,逃不开这三个问题
当然,要想让Wi-Fi路由器再次成为智能家居的入口,仅仅依赖其兼容性是十分单薄的。如果只是这一层,路由器注定只能成为一个普通的、远离用户的联网设备。要往智能中心的方向发展,路由器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克服。
1、消费升级,但迭代购买欲望低
根据中关村在线的《2018年上半年中国无线路由器市场报告》显示,中低端的无线路由器依旧是市场上的主流产品,但消费者的视线也逐渐向双千兆无线路由器转移。从消费价格来看,百元以下产品的关注度大幅缩减至20%,而500元以上的产品关注比例则升至了20%。显然,“便宜”不再是消费者的首选,“性能”成为一个重要的考量标准。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