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平台崛起,佛山龙头项目牵引驶向新兴蓝海
工人熟练地操作着操控杆,挖掘机左右腾挪快速清理地上的建筑杂物,旁边两台数十米高的桩机在地上钻出一个个桩洞,带出一片橘黄色的泥土,犹如两根笔挺的旗杆插在地上,“我们目前正在进行前期的土地平整工作,完成后就会全面进入开工。”工程负责人指着正在作业的施工队伍说。
这里是位于禅城区张槎一路以北、华富北路西侧的华南科技装备产业园一期工程所在地,平整后的地块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东边一排低矮的老旧厂房和西、北边几排绿白相间的小高层厂房不断有满载针织面料的小货车进出,与这些传统业态形成对比,这块约39亩的地块将建成3栋11层工业厂房,打造成华南高能激光产业园,推动佛山制造业进入“光时代”。
近日,佛山对全市111个重大项目举行了隆重的集中开工仪式,其中,禅城分会场安排在华南高能激光产业园的建设现场。
华南高能激光产业园由高能激光研究院、销售平台、制造平台三大部分组成。其中,佛山市宝光新宇实业有限公司作为销售平台,已于去年正式落户佛山高新区科技产业园;而作为产业园的整体技术研发平台,华南高能激光研究院也于上月底正式揭牌;随着落户华南科技装备产业园的制造平台的动工建设,未来这里将承接产业园激光产品的生产制造环节,从而形成集产、学、研、销一体的激光全产业链条。
“接下来我们会把原来分散在西安、成都、深圳、北京的几个研发生产基地全部搬到佛山来。”佛山宝光新宇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昊锦说,作为产业园的牵头企业,宝光新宇在光学材料、光学元器件、高功率激光器及高能激光技术应用领域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已成功研制出高输出功率、高能力的民用工业化激光器系列产品,涉及激光测距、激光雷达、激光标刻、激光熔覆、激光清洗、3D打印、激光切割和焊接等领域。
他介绍,目前宝光新宇正在同步注册光纤光缆、激光器等不同业务公司,推动激光产业在禅城的落地。此外,宝光新宇还将进一步甄选中下游配套的激光应用企业落户产业园,当中包括为宝光新宇配套的成都、深圳等地的厂商,将分批全部搬到产业园来。产业园建成后,预计三年内总产值将突破百亿元。
高能激光应用推介会上展示的高功率多模连续光纤激光器能广泛应用于医疗、汽车、五金等领域。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纵深
佛山新一轮平台建设聚焦激光、新能源、智能装备等领域
在华南高能激光产业园以北约13公里的距离,位于南海区狮山镇虹岭路旁的佛山安捷健康产业园同样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自去年11月举行奠基仪式以来,工程项目得到快速推进。按照计划,今年底这里将建成总面积53600平方米的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及产业化园区,引进广州医科大学钟南山院士产学研团队,重点打造生物医药与健康创新产品生产基地。
在安捷健康产业园东南约41公里的距离,经过前期建设,顺德新能源汽车小镇示范园已于去年10月份对外开园,并成功引进了30家企业入驻,涵盖了无人驾驶、工业4.0智能制造、IT信息化等领域。
这三个项目虽然有着不同业态,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近年来佛山各区重点打造的产业平台项目。事实上,通过梳理可以发现,在近日佛山集中开工投产的181个重大项目中,产业平台无论是数量还是投资额都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涵盖了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智能机器人、高端装备等不同领域,不仅扛起产业投资的大旗,而且成为佛山推动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抓手。
各区押宝产业平台吸引新兴产业资源
走进位于顺德区南方智谷片区的新能源汽车小镇启动区,一年多以前很多还停留在构思阶段的很多概念,已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落地项目。
时间回溯到去年1月份,由碧桂园集团投资打造的顺德新能源汽车小镇举行了启动仪式,小镇围绕新能源化和智能网联化两大方向,重点发展新能源整车、核心零部件、车联网,以及与之关联的云计算、大数据等科技产业,致力打造集新能源汽车“高端研发、创新运营、前沿示范、创新孵化”于一体的世界级汽车产业创新生态圈。
仅仅10个月后,新能源汽车小镇示范园区正式对外开园。顺德新能源汽车小镇项目总经理刘伟介绍,截至目前,示范园已经招商入驻约30家企业,还有十多家企业有意向进驻。入驻的企业中涵盖了无人驾驶、工业4.0智能制造、IT信息化等领域,预计2020年上半年将会有10万平方米的载体提供给企业入驻。
新能源汽车小镇项目的快速推进,只是佛山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的缩影。上月底佛山集中开工投产的一批重大项目中,就有爱德曼广东氢燃料电池生产项目、一汽-大众佛山工厂MEB新能源电动车和MEB BEV高压电池自制项目、广东长江汽车有限公司新能源商用车建设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从事新能源汽车产业,这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落地离不开产业平台的支撑。
其中,南海区以丹灶作为产业基地,高标准规划建设仙湖氢谷,引进了一批氢能源产业项目,成为国内氢能源产业链最完备的区域,并成功举办了氢能产业大会,氢能源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除新能源汽车外,产业平台的建设正成为生物医药、机器人、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中国中药投资90亿元建设健康产业园,带动了北大核医学分子影像产业链等一批高端医疗项目加速落户;今年1月份完工的桂城国际双创园一期引入了创客邦、DAYDAYUP、S19青年创客站、北车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平台、阿斯顿中英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等五大创新创业服务运营机构,已进驻27个创业团队,带动创新创业人才达150人。
事实上,产业平台正成为佛山各区推动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抓手。
南海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着眼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制高点,立足该区新型生物医药产业基础,确立“两高四新”产业发展导向,努力推动高技术制造业、高品质服务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型生物医药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呈现燎原之势。
顺德区政府工作报告则提出要深入实施“强链、补链、延链”工程,依托三大军民融合产业园、生命健康小镇和保发珠宝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加快发展军民融合、生物医药、珠宝产业。
在高明区上月底签约的12个重点产业项目中,平台型项目就占了7个;去年中和今年1月召开的高明区委全会上,均对平台载体的建设作出重要部署。
三水区目前拥有约240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各镇街根据各自产业特色,规划建设了三水新城科技创新园、中国(南山)大健康产业谷等多个特色载体和标杆园区。
“龙头效应”带动产业配套落地
在佛山这轮以平台建设主导的产业投资热潮中,龙头项目的带动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