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2019-03-29 11:45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屯 聚 成语 脱粒机打一成语 歪字成语 玩火自焚 玩命猜成语 玩命猜成语答案 玩命猜成语所有答案 玩命猜图

企业发展起来了,也要让村民一起增收。

楠竹的种植特别讲究,土层厚度要达到50厘米,不能过密过疏,一般每亩20~35株为宜,栽植穴最好是挖成长方形或椭圆形。向晓莉介绍,运用新知识进行培护,最重要的就是改良土壤。向晓莉的秘诀就是不打除草剂,改用有机肥。

向晓莉说,除草剂能消除杂草,但同时会对土壤结构和楠竹本身造成伤害,不仅影响产量,还影响质量。有机肥的成本虽然比施用除草剂要高一点,但能保证产品质量和土壤的长效利用。

除了种植,在加工环节,向晓莉也运用专业知识。前几年,向晓莉购买了几台烘干机,严格按照要求设置烘干的温度、时间等,烘干的笋竹色泽鲜亮、芳香四溢,十分畅销。

那时候,向晓莉十分心痛农村大量被闲置的土地,她想利用起来。2011年,向晓莉经过多番考察,最终在金鸡镇木坊村流转土地近5000亩,种植楠竹,并成立重庆自立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实现农业产业企业化管理。

2012年,向晓莉在县林业局的组织带领下,到浙江安吉一笋竹基地参观学习,并有幸参加了由浙江省林科院组织的培训。这一次,她学到了科学的种植技巧和管护经验。

“不懂就学。”这句话成了向晓莉的口头禅。事实上,她也是这样做的,只要有技术培训,无论是县里的还是镇里的,她都准时参加,学习笔记本写满了一本又一本。

向晓莉介绍,传统笋竹种植一般产量在每亩400~450公斤之间,而她这里的笋竹产量能达到每亩600多公斤。

竹笋加工现场

当时,虽然向晓莉对笋竹产业有一定了解,但是谈到过精过细的技术还有差距。

2015年,向晓莉被认定为新型职业农民。


在这个公司,像谢琼和李正明一样的贫困村民共有40多人。他们依托村里产业的发展,实现就近务工,平均月收入2000元。用向晓莉自己的话来说,这是一个知识型企业,运用技术实现高产和畅销,最终实现公司发展和村民增收。

今年44岁的向晓莉是马灌镇人,做过公司行政人员、搞过销售,在经验和财富积累到一定时候,向晓莉做起了农产品批发生意,这一干就是十几年。这一切,在2010年改变。

本报记者王长水

审核:陈林

“竹笋烘干前要预热两个小时,预热温度控制在45℃左右,预热结束后再慢慢升温,一般不要超过60℃,并且要随时观察,这样烘干的竹笋才能保持原有的香味和脆嫩。”3月25日,位于金鸡镇木坊村二组的重庆自立林业发展有限公司车间里,负责人向晓莉在向新员工谢琼和李正明介绍竹笋烘干的操作要领。

从2011年起,向晓莉就吸纳周边的村民务工,其中以家庭贫困人员为主,除了从事简单的锄草、栽植等工作外,向晓莉更毫不吝啬地向他们传授种植技术和管理技术。目前,常年有三四十名贫困村民在她的企业务工,随着笋竹技术的掌握,他们的收入也逐步增长。

“采用烘干技术,能保持色泽不变,香味不流失,再经过外包装处理,消费者很欢迎。”向晓莉介绍,目前公司的笋竹已畅销忠县城区和重庆主城,2018年实现销售产值300多万元。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蛮便宜
  • 抠门网
  •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