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陕西新闻联播》杨凌科技:绿色春耕筑牢“天下粮仓”

2019-04-13 21:24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freaky 高铨微博 铳皇无尽的法夫纳 安阳博客 徐小明新浪博客 约会大作战第2季 merry 好句子

《陕西新闻联播》杨凌科技:绿色春耕筑牢“天下粮仓”

来源:陕西新闻联播 | 作者:薛扬 | 发布日期:2019-04-11 | 阅读次数:

陕西新闻联播 2019年4月10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稳步提升粮食产能。春耕时节,生物防控、节水灌溉、绿色育种等一项项出自杨凌的新技术,让春耕生产更加绿色,为筑牢国家粮仓带来新的希望。

  眼下正是小麦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期,在渭南合阳县黑池镇天泉农业合作社,正在进行小麦病虫害的防治,这和传统的防治办法大不一样。

  这个不一样就是农药,500多亩正在施喷农药的麦田里竟然闻不到任何刺鼻的异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副研究员何一哲:“咱现在用的这个是生物农药,几乎没有啥气味,在小麦上的农残基本上就没有,对土壤、对人体,都非常安全。”

  长期致力于彩色功能小麦研究的何一哲教授,基于粮食“毒理安全”和“营养安全”的理念,总结推广了不施化肥、不施农药、不喷除草剂、不喷激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仅施有机肥和生物源农药的小麦安全生物防治新技术,实现了农药检测零残留,在我省以及湖北襄阳等地大面积推广应用。

  渭南市合阳县黑池镇天泉农业合作社王泉:“咱从去年用这个生物防治,效果特别好,现在市场上面粉是两块钱一斤,然后咱这个面粉卖到十块钱,也是供不应求。”

  这里是位于杨凌的中美农业科技园,我身后正在作业的指针式圆形喷灌机,仅仅只需48个小时就能完成1000亩小麦的春灌。这台从美国引进的节水灌溉设备,经过杨凌科技专家的吸纳创新,实现了节水、省工和效率的高度统一。陕西大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杨凌分公司经理周欣:“传统的话,像一亩地要用80到90方水,那么我们用这台设备,基本就用40到50方水。”

  周欣告诉记者,常规的大水漫灌,1000亩小麦10个人5天才能灌完,现在他们两个人两天就能灌完,加上精准施肥的应用,亩产可提高50公斤。不到两年时间,这项技术已经有10多家农场或者种植大户引进应用。”

  陕西大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杨凌分公司经理周欣:“这套设备和技术它非常适用于大规模的种植,在我省的榆林,我国的内蒙古和新疆等地都已经开始推广和使用了。”

  粮食丰收,种业为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试验站,育种专家吉万全教授正带领学生观察接种条锈病病菌后,小麦单株的抗病表现。

  20多年来,吉万全团队选育的7个小麦品种分别通过了省审、国审,在黄淮海麦区累计推广面积达4000多万亩。去年农业部颁布的第一批9个抗病绿色小麦品种中,他们的“西农511”,位列第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育种专家、教授吉万全:“习总书记说藏粮于技,对我们小麦育种来说,就是要绿色、要优质,要抗病,要少施肥,就种业来讲,在粮食安全里面贡献的话,种子应该占一半以上。 ”

  杨凌在农业科技上持续“升级”,审定动植物新品种22个,种子交易总额突破6亿元,超过全省交易量的三分之一,一大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走进田间地头,14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省级科学技术奖。随着“标志性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攻关转化行动”的实施,近7000名科技专家将在广袤的大地上,播撒新希望、实现新作为。

  原文链接:?_fixstr=8jsf00f6pda&from=groupmessage


编辑:     终审: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蛮便宜
  • 抠门网
  •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