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原创 腾讯“第五人”的天使投资经

2019-04-16 12:22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my destiny 围城经典语录 今日股市行情查询 朋友的英文 形容美女的词语 爱国诗歌 妇女节祝福

作为腾讯的五大创始人之一,曾李青每每被人提及,总被描述成韩信式的悲剧人物。

在成为腾讯“第五人”之前,曾李青原是电信局下属公司的销售好手,马化腾也是看中了他的销售能力,邀请他入主腾讯。他在任职期间,一手打造了腾讯的市场和营销体系。

到了2006年,刘炽平接替马化腾担任公司总裁,刘的进入,被外界普遍认为是曾李青被边缘化的标志。

不久后,曾李青提出退休,离开自己相伴八年的腾讯,成立了天使投资机构德迅投资,英文名省力地只改了两个字母(Decent)。外界不自觉地为他加戏,每每盘点那些“遗憾出局的创始人”,他总是“被迫”与联想的倪光南、360的傅盛、阿里的孙彤宇齐名。

顶着悲剧男主角的光环,曾李青从未在过往的采访中特别作出过解释,因为他早已在“后腾讯”的天使投资人身份中,找到了乐趣和成就感。

“VC圈子里,真正有过大钱的,只有沈南鹏、何伯权和我,大部分知名基金的GP,对我们来说也不是富人。”言语间,他对过往在腾讯的财富积累,由衷地满意,因为“不管别人的钱更简单”,他做投资只用自己的钱,赚最稳的利。

而当年在腾讯的创业经验,又为他带来了不少人脉资源,以及对人、对赛道的甄别力,做天使的前七年里,他大量投资腾讯的离职创业者。后来腾讯的规模越来越大,他才更多地关注鹅厂以外的创业者,但始终活跃在鹅厂离职圈子里。

随着投资的手感越来越好,曾也越来越偏好自己本就感兴趣的硬科技,并把“硬科技”当成了德迅下一步的发力重点。“我和其他天使投资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我有创业经验,也有很强的工科背景,所以我敢投硬科技——无人机、发动机、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CPU、GPU,都是我感兴趣的领域。”

曾李青曾投资一家从飞控技术转型做无人机的企业,在转型遇到瓶颈的时候,他大胆建议公司给无人机装上垂直螺旋桨,像火箭SpaceX一样,不需要跑道,直接垂直起降,改良后的产品一度成为工业无人机市场上的宠儿。

德迅曾投资的成都纵横大鹏无人机产品,受访者供图

曾李青直言,他最羡慕的投资人就是何伯权(乐百氏创始人、今日资本创始人),做投资就是为了投自己的朋友,但是离开行业时间越长,人脉带来的项目就越少、成功率也越低。为了能在自己的能力圈内,获得一个稳定的收益,曾李青独树一帜地设立了资产管理部,开展二级市场投资,包揽了企业的最早期的增长收益和成熟期的稳定收益。

以下是格隆汇对曾李青的访谈实录。

本土生懂流量,海归更会融资

01

格隆汇:业界一直以来传出您特别青睐腾讯系创业者,这个名声是怎么打出去的?

曾李青:我出来创办德迅前七年(2007-2014年),腾讯的Size还没那么大,很多腾讯兄弟出来创业,他们直接、间接地认识我。那时腾讯员工的Quality相对于行业平均水平是在高位的,我们的认同度也很高,相互也很信任。

七年之后,很多腾讯系创业者我都不认识了,除了GM级别的,待遇好、前景好,就很少有出来创业的了。

02

格隆汇:您会从哪些角度去看一个创业者的Quality,最重要的是哪方面?

曾李青:一是好的教育背景,优秀的学校会用很严格的标准替我们筛选。二是好的工作经验,在优秀的大公司里工作过,或是接受过系统训练。第三点是要超越同龄人,这是我们最近领悟到的,创业的失败率越来越高,竞争越来越激烈,他一定要在同龄人里排到前20%甚至是10%,才有可能胜任成功率只有10%的事。创业要考验一个人的综合能力,远比做一个好老公要复杂和严格得多。

03

格隆汇:在一个创业者的背景当中,什么因素对他创业的影响最大?

曾李青:比较明显的是毕业院校的影响,国内教育背景的创业者更懂流量规则,海归背景的一般很能融资。

04

格隆汇:在考察创业者的过往工作经验时,什么样的大公司经历是您会优先选择的?

曾李青:最重要的是工作经验要和他的创业方向相关或相近。我们当年创办腾讯,那时候还没有互联网,只有电信属于是互联网建设,我们原本在做的事离电信比较近——马化腾之前在润迅(传呼业龙头),我在电信企业(龙脉公司),张志东在黎明电脑(为沪深两市提供证券交易软件)。所以为什么是我们三个成功,而不是别的做地产出来的团队成功,我想就是这个原因。

05

格隆汇:您曾公开表示“创业只有10%的成功概率”,这10%的公司有什么样的特征?

曾李青:第一原则是赛道够大,还在早期没那么拥挤。第二是团队足够强,学习能力、行业理解乃至忽悠人的leadership都要有,最后还得舍得分享。第三还需要一些运气,才能有非常高的增长和回报。

06

格隆汇:您在做投资决策的时候,更相信直觉还是更相信理性?

曾李青:人在不熟悉的领域,往往愿意用理性思维,但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或者客观不允许理性的领域,就会相信一点直觉,直觉也一定是过去经验和知识体系综合而来的积累。我是个“工科男”,投资消费企业也会很严谨的分析,如果投资海外的芯片公司,只能相信直觉,因为它甚至没有可比的企业,只有一个团队和一些想法。

07

格隆汇:做天使轮投资,您觉得最费心力的事是什么?

曾李青:投到好公司就不费心,只有差公司才会费心,所以我们现在很强调风控。做创业者背景调查,不能只靠会议见面、吃两次饭,我们要获取更深入的背景资料——了解创业者的人品、诚意,还有相互之间到底有多铁,否则合伙人分裂就会造成很大损失。未来德迅也会在投资时加一条对赌条款,比如几年内合作人如果散伙,就赔偿投资款,像婚姻一样,加上一个强绑定。

曾李青(右二)与即将上市的禅游科技高管合照,受访者供图

08

格隆汇:如果创始团队散伙会引起很大的麻烦,为什么不考虑投资那些只有一个创始人,或是有一个强势合伙人的团队?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蛮便宜
  • 抠门网
  •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