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智能手机该不该进校园
不少学校已明令禁止
与此同时,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的高秋凤博士曾带领团队开展了一项针对深圳中小学生手机使用行为的调查。调查显示,深圳中小学生每周使用手机的时间为5~15小时之间,最常见的手机用途分为四类:社交、学习、游戏、休闲娱乐。从学生自我汇报的结果来看,作休闲娱乐用途的手机使用时间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用途的手机使用时间。
市民华女士说:“带智能手机去学校是可以的,不能让孩子完全屏蔽它,因为手机可以方便放学后家长和孩子联系,毕竟学生的安全最重要。”同时她觉得,对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宜疏不宜堵”,“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孩子自律地使用智能手机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
禁止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
事实上,该校的做法并非个例,深晚记者通过对部分学生和家长的采访了解到,深圳大多数中小学都有禁止或限制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的规定。有的学校规定颇为严格,执行起来也“毫不手软”,学生若携带智能手机进学校,宿舍管理者看见会没收,最少要保管一个学期,保管期限到期后获得家长保证,才可以取回。有的学校甚至会有老师用金属探测器对学生进行检查,以杜绝学生私藏手机,还有些学校则直接屏蔽教室和走廊的手机信号。
为5~15小时之间
市人大代表:
深圳晚报讯 (记者 刘小涛)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人大代表建言禁止智能手机进校园,引发广泛关注。那么,深圳中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况如何?学校和家长对此事有何看法?日前,深晚记者走访多所中小学后发现,深圳很多学校禁止学生携带智能手机进入校园。针对这一做法,学生家长意见各异,一部分家长认为使用手机不仅影响孩子视力,更会让孩子学习分心;而另一部分家长则表示,为了孩子安全起见,携带手机是有必要的,一纸禁令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有深圳市人大代表则建议,学校应统一管理学生手机。
家长对智能手机进校园持有怎样的看法呢?“我肯定反对啊!”市民徐先生斩钉截铁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认为,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普遍缺乏自控力,很容易沉迷手机游戏。不仅如此,现如今互联网上内容太过庞杂,而中小学生又对此缺乏辨识能力,很容易被不良信息所误导。更何况,使用手机也会对学生视力带来危害。正因为如此,当徐先生的女儿屡次以大部分同学都有手机为由,缠着让他为其购买手机时,他严词拒绝了。
深圳中小学生每周用手机时间
手机占用中小学生越来越多的时间,引起一些学校的担忧。事实上,不少学校已明令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记者从深圳一所寄宿制学校了解到,该校禁止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的规定,从2013年开始在部分班级推行,2017年正式在全校范围内施行。学生周日返校时,班主任负责将学生的手机收集起来,放置在保险柜中,周五再交还给学生,其间学生如有任何联络需求,可向班主任反映,由班主任联系学生家长。为了杜绝学生隐瞒自己携带手机的情况,校方会提前与家长联系,确认学生是否携带手机,并与家长确认孩子所携带手机的品牌、型号。
不过,也有不少家长对禁止中小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的提议不以为然。市民柳先生的女儿读六年级,他透露,女儿所在的学校是允许部分学生携带智能手机和智能手表的,但是需要由学生家长向学校提交书面申请。柳先生认为,该校的做法是比较科学和人性化的,因为“确实对那些父母是双职工的家庭来说,中午孩子要在学校午托,或被送至午托班,家长需要通过手机获知孩子的安全状况”。
对此,深圳市人大代表黄翔建议,互联网时代,完全禁止学生使用手机显然是不可能的,而且没有手机及时通讯,家长接送学生也不方便。但是禁止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则很有必要。“可以让学生每天入校的时候上缴手机,有紧急情况可申请使用,放学后再还给学生即可。”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2018年发布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中小学生拥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普通电脑的比例较高,触网率越来越高。而且,在上学日,仍有12.9%的中小学生每天上网时间达两小时以上,休息日有11.7%的中小学生每天上网时间为5小时以上。12岁至16岁青少年是网瘾高发人群。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