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汽博会首席观察】透过“科技”见未来!
本届汽博会,9号馆内推出了“5G+”汽车智慧展厅。
聚焦当下,放眼未来。
“没有智能互联和人工智能技术都不好意思参加汽博会”,展商一句话道出了本届汽博会的“智联”特征。换句话说,前沿技术应用已经成为本届长春汽博会重要风向。
中国吉林网在梳理中发现,自1999年的8月15日,中国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首秀”后,长春就成为了汽车的“重镇”,每届车展能够让民众知道、了解、接触到全球的各大车型和车款和前沿技术。在随后的第二届到第十六届,“交流创新”、“汽车技术与市场共享”、“振兴东北、名车驰骋”、“科技创新、节能环保”、“科技、绿色、交融、发展”、“科技环保,绿色家园”、“科技?绿色?未来”、“绿·动·车城”、“振兴汽车产业,打造国际汽车名城”、“缤纷车展、引领未来”、“互联汽车、引领未来”、“智能汽车、改变生活”、“智·迎未来”、“智能网联,引领汽车新生活”、“智联·美好生活”的主题中,记录着中国汽车行业走向。
其中,乘用车产销的环比增速高于全行业,商用车则继续下降。从上半年看,汽车产销1213.2万辆和1232.3万辆,同比下降13.7%和12.4%,销量降幅比1月份至5月份略有收窄。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61.4万辆和61.7万辆,同比增长48.5%和49.6%,增速比1月份至5月份有所提升,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速回落依然明显。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增速均比上年同期明显回落。
过去,在许多人的印象中,要看清汽车内部结构和性能参数相当“不容易”,但在这里一切变得简单,“可视化”颠覆了固有观念。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栾喜良 摄影 李煦
5G元年,万物互联。
走进场馆,两台迎宾机器人主动问好,现场工作人员手持平板电脑,利用VR技术展示不同款式和型号的汽车。
下面这组数据,能够说明一定的问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汽车产销189.5万辆和205.6万辆,环比增长2.5%和7.5%,同比下降17.3%和9.6%。
和国内所有汽车专业车展一样,每年的长春汽博会都能透露出未来行业发展风向。
“现在车企产品处于同质化竞争,都想跳出过去沉闷的格局,也想点缀一些新东西让产品更具亮点,更有利于品牌推广和销售,在智能联网技术层面,诸如人工智能、娱乐辅助等功能开发,目前成本并不是很大。”汽车分析师钟师告诉中国吉林网,过去对于车企而言,营销就是发动机变速箱等等,但智能网联技术出现,对消费者吸引力也说增加,这也是车企扎堆给汽车“加料”的根本,未来还会继续加码。
虽然“汽博会”接近尾声,对于整个汽车行业来说,这或许是新开始。
7月21日,伴着清凉的雨,第十六届中国(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迎来最后一天。
这个节点,车企怎能错过?如果在展览面积达20万平方米的长春汽博会逛一逛,会发现各大车企营销大战“贴身肉搏”外,新兴汽车科技展示亦是最大的卖点。
在自动驾驶领域,各大车企也在不断迭代升级。人车对话、自动跟车,自动泊车等“黑科技”随处可见。
本届汽博会上,智能联网汽车为啥车企这么卖力推广,背后有何隐情?
同时,试乘试驾,也不必到达指定场地,来到VR虚拟驾驶体验区,就可以体验各种路况下驾乘感受……
如果总结一下,可以看到企业行业发展大体经历这样一个脉络。简单而言,就是从传统能源到新能源汽车,再从互联网汽车到智联网汽车。
而在科技+背景下,传统4S店的车企展出模式,也在升级。车企纷纷展出了AR、VR人车互动高科技应用、增强现实抬头显示器、裸眼3D仪表、高度现代化的传感器等新科技设备,带给消费者全新体验。
今年也不例外,9天前,第十六届长春汽博会主题聚焦“智联·美好生活”,这是写给明天市场的供需注脚,也让消费者窥探到了未来汽车生活的模样。
目前,汽车已经从出行工具转身成为集娱乐、社交和共享综合移动终端,无论是汽车销售,还是出行服务,今后都将建立在科技基础之上。
在业内人士看来,一系列的动作与车企为未来发展铺路,以及当下市场“微增长”有关。
被科技重塑汽车产业,正探寻发展新路径!
这一点,历年官方“主题”中,就能读懂。
从“出行工具”到“智慧出行”,20年来,长春汽博会洞悉行业之变。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