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中国互联网保险解读:结构转型中受阻,多种创新业务模式并进

2019-07-24 12:03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现实又很扎心的句子 603399 no way 苏州固锝 365影院 心做し 股票之声

互联网人身险出现连续两年的保费负增长,主要由于发展初期互联网人身险的险种结构过于单一,主要由理财型保险构成,因此在面对行业政策变化时更容易受到影响。细分不同险种来看,寿险业务2018年保费收入为675亿,较2016年下降了55%,而健康险却逆势高速增长,2018年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08%,成为互联网保险领域发展的唯一亮点。不过目前健康险发展仍然以短期医疗险为主,终身重疾险、定期寿险等更有利于保险公司发展的长期险却难以在互联网渠道打开市场,因此如何由短期险转向长期险发展或许是所有保险公司未来最迫切解决的问题。

2017年,中国保险业保费收入为5414.46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11.07%,仅次于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但是从保险深度来看,中国这一数据仅为4.4%,与保险业较为成熟的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并且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这也说明了我国虽已是保险大国却仍不是保险强国,保险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微保业务布局由医疗险出发,逐渐覆盖健康险、意外险、车险、创新险和寿险等多个领域。微保通过对保险产品的打磨,不断设计出普惠、定制的保险产品,渗透了更多用户,同时对用户的风险意识教育也起到了正向推进作用。另外,互联网过去一直被认为只适合销售简单、短期财产险和健康险,而微保2018年上线的孝亲保打开了复杂寿险的互联网市场,依托于微信钱包及社交实现快速传播,也说明了互联网公司在保险领域还有更多新玩法值得期待。

产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产品设计及定价原则

保险科技

核心摘要:

互联网保险核心优势

深耕场景保险,开拓生态价值

科技赋能场景保险,助力中小企业价值提升

健康险逆势增长,长期险发展迟缓

微保

运用互联网思维构建保险的网销渠道以实现流量变现是互联网保险最初的商业逻辑,然而由于保险产品天然具有低频、非刚需属性,单纯的流量模式并不能完全发挥互联网的优势,由于转化率较低,因此获客成本并不满足理想预期。而依托于特定的互联网场景能够一定程度激发用户的保障需求,保险的需求度相对较强,例如在航旅出行场景下用户购买意外险的意愿更强,在众筹平台下用户对健康保障有更直观的认识,健康险的转化率会相对提升。因此,拥有优质场景的第三方平台开展保险经纪代理业务具有天然优势,而对缺少业务场景的第三方平台来说,精细化运营、加强于保险公司合作、提升服务质量来维护客群黏度是发展之道。

我国的保险行业经历了2011年到2017年的高速增长时期,原保费收入复合增长率高达16.9%,但到了2018年,在监管主动进行业务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保费收入增长仅3.9%,行业进入发展平缓期,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合未来行业发展需要。因此,在产品和渠道创新上深耕细作,同时提升服务水平,加强保险科技赋能将是未来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互联网财产险发展现状

竞合格局:随着入局企业增多,流量争夺更加激烈,最终保险公司与第三方平台深度合作将成为常态。

格局:供给端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增长迅速,但过高的固定成本及渠道费用使得其盈利问题凸显,加强自营渠道建设及科技输出是未来的破局方法。渠道端形成第三方平台为主,官网为辅的格局,第三方平台逐渐发展出B2C、B2A、B2B2C等多种创新业务模式。

在互联网财产险领域,随着商业车险定价改革的深入,网销车险的价格优势消失殆尽,同时银保监会对第三方车险网络平台的监管逐渐增强,最终导致互联网车险发展陷入困境,直到2018年,车险才开始出现回温迹象。与互联网车险的发展状况截然不同的是,非车险业务保持着快速增长,2018年互联网非车险业务在互联网财产险中的占比已接近50%,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互联网财产险向更多场景进行渗透以及意健险的高速增长。不过,车险作为财产险中最重要的部分,未来被互联网化改造仍是大概率事件,随着保险科技以及车联网的应用,互联网车险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增长。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蛮便宜
  • 抠门网
  •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