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80后教授给可穿戴设备“搭”天线 这个科技有点“硬”!

2019-08-22 11:45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齐鲁电影 技能培训网 前夜 缘之空下载 bad boy 死亡笔记2016 张翠霞 c3魔方少女 今天文学吧

澎湃号 > 长安号

80后教授给可穿戴设备“搭”天线 这个科技有点“硬”!

2019-08-18 22:0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长安号

关注

近年来,随着运动手环、智能手表等智能硬件产品的普及,可穿戴设备的概念逐渐走进大众视线。

这个仅需穿戴在身上或放置在衣物上就能检测身体状况的设备,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这些可穿戴设备会发送并接收大量信息,这都需要天线来完成,这些天线被称为可穿戴天线。闫森正是给可穿戴设备“搭”天线的人。

今年他获颁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青年科学家奖,以表彰他在可穿戴天线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
给可穿戴设备“搭”天线

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成立于1913年,负责促进和协调国际无线电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与应用,在国际无线电科学学界具有崇高的科学地位和社会影响,涵盖学科范围包括电磁计量、电磁场与波、光电子、通信、电磁兼容、射电天文学、生物电磁学等领域。

西安交通大学80后教授、博士生导师闫森,致力于用微波技术测量生物数据、在不同通信环境下确保体域网数据的稳定以及纳米天线的研究。

近年来,闫森一直专注于可穿戴天线的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导闫森
我国的老龄人口现在是急剧增加,我们的想法是怎么样把最先进的电子工艺和他结合起来,用这种先进的手段来做一个自动化的看护,对老龄人、半失能人进行一个更好的监控,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目前,闫森的科研团队有10多人,团队紧扣行业发展脉搏,正在致力于实现在5G通信环境下与可穿戴天线的融合发展。

闫森告诉记者,可穿戴天线是把一些人体上的集成式的传感器和天线集成起来,戴在身上,就可以实时检测人体的各项健康生理参数。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导闫森
可以应用到比如医院对病人的监护,在我们平常运动的时候对人的身体体态的监测,比如应用在国防领域,对一些从事比较危险行业的战士,或者一些抢险救灾人员他们的实时监控。

结合超材料提升天线性能

2003年,闫森考入西安交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

经过本硕7年的系统学习和科研训练,闫森对可穿戴天线及器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决心以此为方向走上科研道路。

“如今是可穿戴天线2.0时代,我们要做的就是使可穿戴设备在更小的体积下实现多种功能”。

在闫森的带领下,团队紧扣行业发展脉搏,正在致力于实现在5G通信环境下与可穿戴天线的融合发展。
本文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记者:王安
“长安号”微信公众号
编辑:安安丨图:冬山
责编:高明煜
主编:林晨

在看

关键词 >> 媒体号

特别声明

本文为媒体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0

相关推荐

评论(0)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蛮便宜
  • 抠门网
  •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