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他在淮海战役中九死一生发黄笔记本上写满牺牲战友名字
连续多年获评“五好家庭”
“我当时20多岁,在华野某部侦察连当司号员。大部队把敌人团团包围后,上级命令:无论干部战士,每人都必须参加挖战壕。战壕纵横交错,道道相连,把敌人强大的兵团死死困在十几个村庄里。为了突围,敌人天天出动飞机到我阵地前轰炸,我们人在阵地在,绝不后退一步。敌人见无法打开突破口,就把从徐州城里抓来的大批学生,赶到突围部队前面。我军有纪律,部队作战不能伤害百姓,于是我们和友邻部队对敌实施精准射击,同时设法在阵前营救学生。那阵子,部队伤亡很大,不少战士为了救学生而牺牲。”说到这里,老人不禁浊泪涟涟。
如今,老人每天必看《新闻联播》,了解国家大事。他兴奋地告诉记者,新中国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家强大了!这正是老战士们毕生奋斗的愿望。
平时,老人常跟儿孙讲,战争年代,烈士们献出了生命。要珍惜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勤奋工作;要多想想自己作了多少贡献,少想享受到了什么待遇。
笔记本上写满牺牲战友名
1944年,一支新四军部队从李盛林的家乡仪征马集经过,他丢下锄头就参了军。至今,他还记得师长叫罗炳辉,当时是二师,解放战争时期,成了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
近日,在邗上街道贾桥社区,记者见到了93岁的新四军老战士李盛林,他是位战功卓著的老人。
责任编辑:煜婕
扬州网新闻热线:0514-87863284 扬州网广告热线:0514-82931211
李盛林当兵时是号兵,他什么号都会吹,冲锋号、前进号、集结号、开饭号、起床号……后来又成了号长。
在老人的一个发黄的笔记本上写满了名字,他沉重地说:“他们都是我的战友,不少人牺牲了。”
如今,李老一家已是四世同堂,他有3个儿子和3个孙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
李老
通讯员老干轩记者姜涛
老人的一番话,子孙们听得很入心,他们个个严格要求自己,生活崇尚节俭。现在与老人一起生活的大儿子,从部队转业后,来到扬州布厂工作,几十年一心为工厂打拼,从不谋私利;大儿媳是一家印刷厂一线工人,平时工作很辛苦,可从没要求调换工种。由于家风正、自律严,李老一家连续多年被评为“五好家庭”。
英勇奋斗
李老年轻时的照片
家风优良
相关阅读:
李盛林随华野部队作战,打了数不清的仗。“印象最深的是淮海战役中包围黄伯韬部。在敌军手足无措时,十几个纵队从不同方向疾进,当年深秋时节,对黄伯韬兵团形成了包围态势。”老人回忆道。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