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广州互联网法院:技术与规则“双融双促”
原标题:广互:技术与规则“双融双促”
2018年9月28日,广州互联网法院在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作为全国“最年轻”的互联网法院,广州互联网法院始终坚持以改革思维推动改革,以创新思维推动创新,在全国推出多项“首创”,将许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成立一年来,广州互联网法院收案超过3.7万件,审结2.7万件,人均结案1118件,庭审平均时长25分钟……案件的高效审理得益于该院在推动司法与科技融合上的持续发力,在涉网案件审理机制的持续创新,以及在人才队伍培养机制的不断完善。
以科技应用为支撑 构筑涉网纠纷高速化解新通道
2019年7月10日下午,内地——香港联合调解中心会长兼首席调解员罗伟雄、法律部主任张思琪步入位于香港湾仔轩尼诗道守时商业大厦9楼办公室,这一天他们与广州互联网法院成功开启了一次跨越粤港澳三地的在线解纷之旅。
此次调解利用广州互联网法院搭建的粤港澳首个在线多元化解平台,整合区域内司法资源,实现了粤港澳三地“调解+审判”联动解纷,在线化解了新加坡籍歌手林俊杰诉胡桃里餐厅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打通了跨域司法交流与社会治理合作新通道。
案件调解结束后,罗伟雄表示:“广州互联网法院在线纠纷多元化解平台的先进技术与理念,将发挥重要作用,内地——香港联合调解中心将同广州互联网法院紧密合作,为共同解决大湾区法律纠纷案件及为跨国、跨境纠纷解决探索更多创新方案。”
针对涉网纠纷地域跨度大、案件事实同质化强的特点,广州互联网法院依托现代科技手段,构建了“一核多平台”智能新应用。通过对诉讼流程的重新梳理及对用户界面的科学化设计,建成了新一代智慧审理平台。当事人仅需进行简单的信息录入及模块勾选,即可全流程在线完成全部诉讼环节,充分满足了涉网纠纷“低成本”“快审理”司法新需求。
广州互联网法院于今年3月上线了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在线多元化解平台,通过聚合社会各方力量,推动涉网纠纷以非诉方式高效化解。
自上线以来,平台收到智能咨询19736例,调解纠纷10656例。据悉,平台已经引入了20余名来自香港、澳门、台湾三地的调解员。
为推动解决电子证据取证难、认证难等难题,广州互联网法院还联合政法系统、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等50余家单位,汇集“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跨领域数据提供方,建成“网通法链”智慧信用生态系统。
通过创新“一键调证”新方式,当事人仅需提交存证编码,即可完成数据调取及电子数据摘要值的智能比对验证。自“网通法链”上线以来,存证数量已超1900万条。
以规则建立为抓手
构建互联网空间治理新秩序
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作为互联网司法蓝海的“先行者”与“探索者”,互联网法院肩负着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的重要历史使命。
为适应线上执行新模式、新挑战,今年7月,广州互联网法院在全国率先推出互联网司法信用报告制度,选取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36种特定行为作为司法信用等级的评定要素,并将总体评级分为绿、蓝、黄、红、黑5个等级,开创了“五色信用”评价体系。
自该制度试行以来,已累计制作司法信用报告48份,其中绿色信用等级1份、黄色信用等级37份,红色信用等级10份,其中4名被执行人自觉悔改,实现了司法信用报告的“黄”变“蓝”,取得了较好的司法实践效果。
广州互联网法院在向科技要生产力的同时,也在向规则要引导力。针对当事人在“隔空”庭审时着装不规范等问题,发布《关于在线庭审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明确在线诉讼各环节的庭审规则、法庭秩序及司法礼仪等内容。
该院在总结一年来线上审理经验的基础上,对在线诉讼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梳理,出台全国首个在线审理规程,为当事人参与涉网诉讼提供了更加全面、细致的规则指引。
此外,为探索建立诉讼程序简捷、类案集中办理的示范诉讼模式,广州互联网法院还出台了全国首个《关于在线纠纷示范化解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为进一步提高涉网纠纷的化解效率提供了标准化指引。
在某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诉借款人的系列小额借款合同纠纷中,该院通过邀请158名当事人旁听庭审,成功促使58名被告主动履行或自行和解。最终,推动该系列案件共7198 件以调撤方式结案,妥善防范了群体性金融风险。
以队伍建设为基础
集聚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新势能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作为全国“最年轻”的互联网法院,广州互联网法院拥有一支专业化、年轻化的精英审判团队,法官平均年龄36岁,丰富的审判经验以及活跃的互联网思维为互联网审判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
同时,群雁高飞头雁领。截至9月,该院院庭长共带头办理重大疑难及新类型案件10005件,充分发挥了院庭长示范和引领作用。
该院有关负责人介绍,广州互联网法院建立了素质培养、知事识人、选拔任用、从严管理、正向激励“5个体系”,让人才体系“塔基更实、塔尖更高”,使互联网法院成为专家型法官的摇篮,为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发展积蓄强大势能。技术与规则“双融双促”的背后,是广州互联网法院推进创新型审判人才培养的积极尝试。
9月24日,广州互联网法院邀请首批38名在党建研究、法学实践、先进科技等领域具有前沿领域研究力的专家学者,组建了首个“粤港澳大湾区互联网司法阳光智库”,努力在智慧法院的“试验田”跑出更多“广互样本”。
同时,广州互联网法院还与20余所国内知名高校建立了法律研修学者和法律实习生交流制度,将在产学研究、理论创新、课题立项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为互联网审判人才储备发展力量。
未来,广州互联网法院将在充分整合智慧法院前期建设工作成效的基础上,推出新一代跨域司法协同标准智能服务空间——“YUE审事”,以先行者的角色推进各种智能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应用,以践行者的典范积极创新司法职能。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姜珊珊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