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香港主板壳价腰斩 数十家停牌钉子户岌岌可危

2019-10-23 11:43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南泽十八 数独原始版 ending 戒色吧 青岛滨海学院正方教务系统 jojo的奇妙冒险第一部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股票 > 港股

香港主板壳价腰斩 数十家停牌钉子户岌岌可危

2019-10-18 07:27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罗曼

壳股、老千股、停牌钉子户可谓港交所的“特产”。2017年6月27日港股仙股的集体闪崩,推动了港交所的改革决心。

去年5月25日,港交所针对长期停牌而复牌无期的“钉子户”开了一剂猛药。如果主板公司连续停牌18个月、创业板上市公司停牌12个月,港交所有权将其除牌。今年来,港交所除牌家数远超往年。这也引来部分被除牌公司的不满。

10月10日,被港交所要求除牌的国家联合资源控股举行股东座谈会,提出公司因缺席聆讯被剥夺抗辩机会,港交所上市科建议上市委员会取消公司上市地位,并指港交所上市委员会滥权,违反公平原则,将寻求律师意见。该公司此前在香港报刊刊登头版广告,控诉港交所的程序不公。

中泰国际(香港)分析师Alvin向证券时报记者透露,现时香港主板壳价大约3.5亿至4亿港元,较高峰期下跌50%。

香港主板壳价暴跌50%

Alvin向记者表示,2011年,港股主板壳价介于1.8亿至2.5亿港元之间。但在2014~2018年间,香港主板壳价暴涨,高峰期一度达7亿至8亿港元。然而,现时香港主板壳价约3.5亿至4亿港元,较高峰期跌了50%。

2014~2015年,恒大系、阿里系及腾讯系热衷在港股买壳,香港壳股价格在此期间暴涨。Alvin向记者表示,一般来说,计算壳价都是以收购价减去资产净值。比如,2014年12月,恒大以9.5亿港元购买新媒体(现已更名为“恒大健康”)74.99%股权,公司估值12.66亿港元。当时公司年报资产净值为4.56亿港元,因此壳价为8.1亿港元。恒大入主之后,恒大健康股价开始一路暴涨,同时也刺激了壳价的需求。

去年4月,有多家香港主板公司控股权易手,如剑虹集团控股、膳源(现已更名为“民商创科”)、钱唐控股等。这些公司易手时的估值介于7.3亿至9亿港元,如果扣除资产净值,壳价约介乎6.24亿至7.02亿港元。其中,剑虹集团控股主要在香港从事地基服务供应业务,于2016年3月20日在香港主板上市,上市仅两年就于2018年5月转身卖壳。剑虹集团控股公告显示,金利丰证券代表要约人提出要约收购,以每股1.9875港元收购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4亿股,按此价格计算,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的价值为7.95亿港元。截至2018年3月31日,剑虹集团控股经审核的每股资产净值约0.31港元,经审核的资产净值约1.25亿港元,因此剑虹集团控股的壳价为6.7亿港元。

然而,今年以来,壳价急转直下。9月13日,泓盈控股的主要股东以4.1亿港元出售75%股权予中环控股,相当于整个公司估值为5.6亿港元。根据公司最新资产净值(1.73亿港元)计算,此次交易的壳价为3.87亿港元。相比之下,2018年桐城控股卖壳价格高达6.83亿港元。两家公司都是建筑业务,考虑到目前市况环境以及港交所对上市规则的修订,壳价已然大幅贬值。

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董事林鸿恩向记者表示,现时借壳上市或壳股活动低迷,主要受到港交所新规影响。创业板壳价高峰期约3亿~4亿港元,但现在却少有人愿意洽购。早前一家创业板公司卖壳,最后成交价不足1亿港元。因为创业板取消了转板简化程序机制,吸引力大减,想卖壳需要很大折让。

“我已经很少听见会买创业板的壳了,很多金主都表示创业板就算送都不会要。上市成本本身就不便宜,每年会计审核要钱,负责财报会议也要请秘书,股东会总要开吧,业绩会总要准备吧,香港得请人吧,或许还要加一个办公室,这些都是成本支出,香港人工,租金都很贵。”方正证券(香港)互联网金融部董事林子俊向记者表示,“如果换来的是一个很难转主板、市场认可度不高、融资也不是太方便的壳,价值和意义都不大。”

港交所重拳严打炒壳

7月26日,港交所发布的《咨询总结》称,近年来港股借壳上市盛行,一方面是投资者买入上市发行人控制权以取得其上市地位,达到借壳上市目的,另一方面是上市发行人本身业务能力一般,还常年亏损,于是出售相关业务卖壳,投机炒壳行为已成为市场操控及内幕交易的温床。对此,港交所已修订《上市规则》有关借壳上市以及持续上市准则的相关条例,并于10月1日正式生效。

修改后的《上市规则》主要变动包括:对借壳交易的定义,对于上市公司出售业务导致控制权变动的限制,以及禁止通过大规模发行证券进行借壳上市。

具体来看,是否将上市公司交易行为定义为借壳上市,主要从交易规模、目标资产质量、发行人业务性质及规模、主营业务出现根本转变、控制权或实际控制权变动、一连串的交易或安排(一般指36个月内进行收购、出售项目导致控制权变动)来判定。

其次,修改后的《上市规则》限制发行人不得在控制权变动之时或其后36个月内将全部或将大部分原有业务出售。

第三,禁止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借壳:大规模发行股票换取现金,当中牵涉到可能会导致发行人控制权或实际控制权转变,而所得资金将用作收购或开展规模远较发行人现有主营业务庞大的新业务。

此外,今年4月4日,香港证监会就建议的《证券保证金融资活动指引》发表咨询总结,该指引于10月4日生效。此举意在收紧券商孖展(即保证金)借贷。券商借出的孖展总额上限,定于券商资本额的5倍,经纪行须向客户追缴保证金,并严格执行追缴保证金通知政策,在客户不交的情况下,券商会直接斩仓。这也是为何今年6月以来涌现许多暴跌个股。

林子俊表示,保证金收紧对小型券商影响较大,因为现在香港券商已很难靠单一佣金养活自己,很多券商都是靠孖展收入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新规除了要求控制各项保证金比率外,还要定期做各种压力测试,会增大券商的压力和负担。如果某些券商专门是做壳买卖尤其是为不合规的壳买卖提供资金帮助,新规将在一定程度上打击这些违规交易。

受新规影响,以往非常兴旺的壳股抵押活动亦受冲击。耀才证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许绎彬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大股东押股融资成本会增加,因为壳股抵押的难度增加,而且近月经济转差,券商生意下滑的可能性也在增加。小券商容易因业务不足,在无利可图及成本上升下被逼结业。上市新规对于炒壳监管更严,亦令出现财政危机的上市公司到处“求救”的难度增大,导致原本来港上市的中小型公司意愿减少,券商生意萧条。

林鸿恩认为,新规生效后,相信会有更多公司,尤其是规模小的公司跌入DQ(遭港交所发除牌通知)警戒线内。

港交所除牌制度遭公司炮轰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蛮便宜
  • 抠门网
  •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