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安徽亳州: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让群众享受均等化公共服务

2019-11-11 12:55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www.5252b.com rather than hola 宅宅网伦l理解片 关于春天的成语 365电影院 风之 赞美

  央广网亳州11月11日消息(记者 徐秋韵 通讯员 魏军 韩如冰)企业开办一日办结,残疾证办理一次都不跑,贫困学生资助精准享受……安徽省亳州市创新思维模式,汇聚部门数据资源,通过建设一体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设立基层代办点,打破地域限制,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向基层流动、向困难人群倾斜,实现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政务服务“三级跳”

  亳州市谯城区沙土镇沈庄行政村李寨村民李志东没想到,以前需要来回跑才能办成的残疾人证,现在人在家中,证件就送上门了。

  56岁的李志东身患偏瘫,一直想申办残疾证,但由于行动不便,而且距市区约25公里的路程,让他打了“退堂鼓”。今年5月份,李志东通过村干部的宣传,得知残疾证可以网上申请,他便在村代办点帮助下,在网上提交了相关材料。第二天,区残联便与李志东取得联系,得知其身体情况后,决定上门为其进行残疾鉴定。很快,办好的残疾人证便通过EMS送到到了李志东手中。

  “现在政府服务真是太好了!没想到我足不出村,就把事办好了。”李志东感慨地说。

  “以往评残鉴定要带病历和诊断证明,如果缺少资料,还得到指定医院去检查,拿到病历后才能再到区残联办理,来来回回多少趟。现在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网上审批、上门或现场鉴定,提高了办事效率,提升了服务水平,切实解决了残疾人办证难的问题。”谯城区残联理事长颜庭义介绍到。

  李志东享受到的便捷服务得益于亳州网上办事大厅的建设。亳州市位于安徽西北部,是一个有着635万人口的农业大市。为破解群众‘跑多个门、找多个人、办一件事’的问题,亳州市一直探索政务服务创新。从2001年成立行政服务中心,变群众四处跑腿为一处跑腿;到2007年建立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度,开启群众动嘴干部跑腿服务模式;再到2014年利用“互联网+”思维,依托政务数据资源,建设的网上办事大厅,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不跑腿;亳州市政务服务创新经历了“三级跳”。

  为提升政务服务供给能力,亳州市一是不断优化网上办事操作体验,丰富网上办事服务内容,实现7821个政务服务事项的网上办理;二是在所有行政村、社区设立1337个代办点,为群众提供免费代办服务,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办事大厅;三是推行网上办事材料、证件双向免费邮寄,让亳州人民“足不出户、足不出村”就能办成事,不论文化水平高低、不论身处城乡,都能轻松享受到便捷的政务服务。

  审批摁下“快进键”

  据亳州市数据资源局统计,截止到今年8月份,该市共整合汇集工商、公安、公积金、卫健等75家单位2153类44.25亿条数据,数据交换总量达9670.2亿条,形成了人口数据库、企业数据库、电子证照库、信用信息数据库、医疗数据库、视频数据库和地理空间数据库等一系列城市基础数据库。

  “有了数据的支撑,申请人的申办手续就非常简单,通过实名认证后,只要数据中心可以核验到的数据,基本上不用再填资料。”亳州市数据资源局局长王宇介绍,网上办事大厅自运行以来,共为群众节约办事成本超10亿元。

  网上办事大厅不仅改变了办事方式,也提升了行政审批部门的工作效率。

  亳州市民孟杰从打算开一家净水器销售公司,9月3日下午5时在网上申请开办企业,9月4日上午11时,不仅公司营业执照、五枚印章、二十五张发票免费邮寄到家,税控设备也已上门安装完毕。

  “没想到这么快。”孟杰说,在网上办事大厅搭建以前,他朋友办公司用了几个月才办好手续,刻章、跑腿等成本花了近三千元,去年他妻子开商贸公司,办手续花了好几天时间,刻公章花了近一千块钱。“虽然前期已经了解到现在开办企业零成本了,但这么便捷的服务还是让他很惊喜。”

  享受到便捷的不只有群众,“以前审核公租房申请人信息,我们要到工商、税务、房产、公安等10多个部门逐一核查,每年5000多份申请的核查,需要2名工作人员耗时2个多月才能完成。”该市住建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现在仅需1名工作人员1天时间就可以完成,“只要在网上大厅审批后台点击信息核查按钮,申请人财产信息就一目了然,效率提高了30多倍”。

  据介绍,今年以来亳州市网上办事大厅按照国家标准完成改造,推行“最多上一次,上一次事就办成”,全流程网上办事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市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96.4%,“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100%,线上“一网通办”水平全省领先。

  主动服务“悄无声”

  新学年开学第一天,亳州十八中的李华(化名)同学接到班主任的通知,她将可以获得3000元助学金,帮助她解决后面一年学习的费用问题。

  “有的孩子不愿意主动申请助学,智慧资助系统就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这些隐形贫困生,资助更精准。”亳州十八中负责资助工作的燕贯良老师说。李华的父亲去年遭遇车祸去世,家里经济状况顿时变得紧张起来,但李华并没有和同学老师提及自己的困境。上学期燕贯良老师在智慧资助系统里发现,李华的贫困指数赋分突然提高很多,核查后发现,公安、社保和卫健委给出的数据显示她有亲人意外去世,燕贯良老师私下和李华谈心后,动员她申请了每年3000元的助学金。

  “以前资助都是挨个找学生了解情况,填申请表。现在利用大数据,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又让资助更精确。”亳州市教育局总督学乔红侠介绍说。

  亳州市依托大数据资源,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大力推进办事智能化,以智能审批代替人工审批,以主动服务代替被动等待,目前80岁及以上老人高龄津贴认证、住房公积金提取、就学扶助等42个事项实现了自动受理、智能审查、秒批秒办。

  群众乐享“均等化”

  “需要什么申请材料,在网上都是公开透明的,我觉得这样挺公平,心里也放心。”在亳州高新区某企业职工魏军说。今年7月份,老家在农村的魏军申请了高新区的公租房,报名截止日期刚结束,他就接到了审核通过的信息,“不用找关系,我们就申请到了公租房,都是沾了网上办事大厅的光!”

  “共产党好!政府好啊!”这是蒙城县双涧镇李寨村91岁的老太太方景云由衷的感谢。方老太太长期患有高危高血压,去年3月份,突然感觉到头晕气闷,镇卫生院的医生进行了初步诊断后判断,镇卫生院条件有限,亟需转院治疗。立刻通过智慧医疗系统向县医院发起转诊请求,县医院根据系统共享的方老太太就诊病历信息和初步诊断结果,提前做好救助治疗准备,方老太太到院后,第一时间开展救治工作,节省了宝贵的救治时间。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蛮便宜
  • 抠门网
  •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