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改造盘活+消弭壁垒 让智能家居中看也中用

2019-11-19 12:05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中国最漂亮的女人 三木集团 韩语谐音 城南旧事好词好句 冰酒 sin七大罪 阿德马城寨 if you

国内智能家居市场渗透率目前仅5%,由高交会可透视行业趋势及应用新场景: 改造盘活+消弭壁垒 让智能家居中看也中用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9年11月19日        版次:NA08    作者:孙雅茜 霍健斌 胡可

深圳会展中心,在第21届高交会上展出的创维智能人居控制中心。

如果问高交会上,哪个板块距离普通市民生活最近?智能家居势必要“分一杯羹”。

小到家有老人、小孩、萌宠必备的智能摄像头,“懒癌”必备的扫地机器人,“大头虾”依赖的智能门锁,家庭“万物互联”“总司令”智能音响;大到打造全屋智能照明系统、智能环境监测系统、家电万物互联……智能家居的发展不仅让一众“黑科技”飞入寻常百姓家,也在切实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但同时,有关智能家居“伪智能”、各loT平台间“壁垒”森严难以兼容、价格高消费门槛局限的诟病,也一直伴随着行业发展,从未消散。

据奥维云网预计,到2020年,我国智能空调、洗衣机和冰箱市场渗透率将分别增至55%、45%和20%。一边是人们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高科技”生活场景的期盼,另一边是国内智能家居市场目前只有5%的渗透率。如何“接地气”地抢占这片蓝海,老牌家电品牌与互联网“新势力”鏖战正欢。

  现状

  A “鸡肋智能化”广受消费者诟病

手机上下个APP就能称得上是智能家居了吗?赶着“物联网”风潮,大小家电都开始试水“智能化”道路。可以远程遥控、预约启动的洗衣机、电饭锅、热水壶;无线开关,调整明度、色温的电灯泡;监控用电量、设定温度自动开关的空调;语音搜台、全网资源可看的电视……功能不同、操作各异的家电们,迈向智能化的第一步,大都选择手机的远程控制,随之而来,手机里的APP开始“泛滥”。

每控制一个电器,就需要一个对应的APP,占用手机内存不说,各个应用间的切换也十分繁琐,更甚者,即便是为某个家电下载了专属APP,也只能在人工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之后,才能远程“一键启动”或关闭,操作繁琐程度远超手动按下电源键的“传统家电模式”。如此的中看不中用,也难怪曾多次冲上微博热搜榜的关键词成了“智能家居变智障”。

除了传统家电的“鸡肋智能化”,扫地机器人、智能门锁等“高开低走”的智能时代的家居新成员还拥有众多的吐槽段子。清扫路线规划不足,怼墙怼家具,或是距离感失控,执着“跳楼”的扫地机器人;到家门口仍需要掏出手机解锁或是干脆断电失灵的智能门锁……这类不能切中用户痛点的“伪智能”,不仅广受消费者诟病,更是影响着国内智能家居市场的渗透率。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智能家居设备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策略规划报告》统计数据显示,预计未来三年内市场将保持21.4%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20年这一领域市场规模将达到6000亿元,万亿级市场前景触手可及。与此同时,目前国内智能家居市场渗透率只有5%,且在已售出智能音箱中,不足10%连接了灯光、开关、电视等智能设备。

对国内的大部分家庭而言,时至今日,智能家居依旧是“看起来很美”。

  B 不兼容的“平台壁垒”

事实上,智能家居的核心,并非简单的“手机遥控”,而是家庭场景中的“万物互联”。通过传感器或语音触发指令,实现家电、家居的联动。

比如,手机定位与光线传感器相连,实现在固定光照条件下,手机定位到家庭地址附近一定距离,就自动开启家中照明系统。如再将智能门锁跟智能音响或智能电视与该上述指令相连,还可进一步实现打开家门,即自动播放音乐或自动打开电视。若再在该指令系统中连接上温度、湿度传感器,还可实现在严寒或酷暑中,进家门前就提前打开空调,调节温度与湿度。

可自由设定触发条件和工作指令,将各类传感器与智能系统中的各“家庭成员”联动,理想中智能家居系统的建立,可最大程度贴合不同用户的居家生活需求,一步一步向智能“管家式”的服务逼近。

但现实中,就现阶段而言,若想达到上述“智能生活”,往往需要先满足一项条件——所有智能硬件都处于同一平台。一旦家中林林总总的智能硬件分属于不同“loT”平台,互联互通基本没戏。要么,各个智能家居硬件“各自为政”,要么,豪掷几百大洋才拥有的“AI智能”属性就只能吃灰闲置。

  趋势

   互联网家居“新势力”的“破壁命题”

上述“平台壁垒”如何破解?京东、阿里、小米等家居家电行业的互联网“新势力”展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思路。

凭借深厚的电商基础,京东和阿里分别打造了属于自己的智能家居平台——京东微联和阿里智能。通过这两大电商平台购买的家具家电,已有相当数量实现了“上平台”。

以阿里智能为例,美的、格力、海尔、格兰仕、奥克斯、TCL、奥普、欧司朗、鱼跃、Mercedes me等目前市场上主流国民品牌的智能硬件,均可通过WIFI等框架协议同阿里智能APP相连,品类涵盖了家居安防、厨房家电、空调冰洗、空气净化、照明等85个品类。

京东微联则已打造出全球最大的跨品牌、跨品类的IoT平台,超过300家合作伙伴,接入设备达到1000余类,覆盖70个品类、产生出货量近2000万台,三星、飞利浦、松下、AO史密斯、格力等一线家电的智能设备终端均支持了京东Joylink协议。

据统计,早在2017年,阿里智能和京东微联平台上的智能设备就超过了300件,而同期的小米智能硬件数量则不足200件。

小米在智能家居领域的起家,则依靠的是搭建一定封闭性的loT平台。平台上的智能硬件,或是小米自研,或是采用投资等合作方式将研发团队改个“米”姓,这也使得米家系列的智能家居在外形上就具有了较高的识别度。现如今,小米生态链布局企业超过100家,从扫地机器人、智能照明系统,到智能安防、摄像头、空气净化器……米家APP上的智能硬件也基本实现了绝大部分家庭生活场景的覆盖。

   新老品牌家电的“智慧”融合发展

做家电,品牌厂商更在行,但做智能家居的万物互联,大部分国产厂商并未抢到内圈赛道,更甚者,还起跑稍晚、发力不足,如何迎头赶上,弯道超车,成为了传统家电行业“智能时代”的新命题。

一些厂商选择紧抱互联网巨头“大腿”,大品牌靠加盟“上平台”,小公司靠签约成为“制造商”。后者典型的案例当属石头科技与小米生态链。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蛮便宜
  • 抠门网
  •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