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光大银行塑造互联网浪潮下的信用卡"技术派"
3月17日,第33场银行业新闻例行发布会在京召开。光大银行工会副主任、信用卡中心总经理戴兵以“‘互联网+’下信用卡产业发展正当其时”为主题,介绍了该行对互联网浪潮下信用卡行业的现状、未来发展方向及该行做法等情况。
什么在互联网+浪潮下,中国的信用卡行业不仅没有受到冲击反而逆势增长?光大银行对此的解释是:信用卡是消费信贷的天然媒介,因此不会消失;与此同时,互联网+不仅没有对信用卡行业形成冲击,反而为信用卡插上了翅膀。
“信用卡的本质是发卡机构为持卡人提供的消费信用贷款。作为消费信贷的天然媒介,信用卡包括账户、平台和支付介质三大要素。从诞生至今六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信用卡的本质从未改变过,变化的仅仅是使用这个消费信贷账户的支付介质和支付平台而已。前30年以离线交易为主,后30年以在线POS交易为主,近几年,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兴起,信用卡更是开始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戴兵说。
信用卡行业转型的方向是什么?对此戴兵认为,“互联网+”是推动信用卡产业强势发展的不二之选。原因在于,目前中国互联网时代的大幕已经揭开,互联网将平台和数据推上了最有价值资源的排行榜,为传统金融行业的产品设计、服务创新和风险管控开拓了新的方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也给信用卡产业带来了产业升级、业务转型的新契机。
近年来,各大银行也纷纷“触网”,开启了“互联网+”信用卡创新。光大信用卡也以“跨界”和“场景化”为着力点,深耕场景,加快转型,多元开拓,融合发展,努力实现新一轮的规模效应增长。从光大的实践看,信用卡与互联网的融合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首先,C2C发卡是O2O客户营销模式的一大亮点,借助社交红利实现了低成本客户营销。从“互联网+”的发卡模式上,目前各行打通互联网、移动互联与线下三条渠道,创新推出了○2○客户营销模式。光大银行为例借助互联网爆炸式传播的特点,创新推出了“来吧”C2C客户营销体系。C2C发卡主要是利用口碑相传的互联网传播效应,通过现金、红包等多种奖励方式,鼓励客户自发通过微博、微信、QQ空间、信用卡论坛等社交工具向其好友推荐光大信用卡,从而以低成本的营销推荐实现了大范围复制传播,有效降低了作业成本,提升了办卡效率。
其次,生物、智能、多元化是信用卡支付的未来发展方向。目前各行以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移动设备为载体,研发推出了信用卡网银支付、账号支付、快捷支付、二维码支付、手机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光大信用卡与银联合作推出的“云闪付”,客户使用具有NFC功能的手机开通该业务后,拿手机靠近POS终端闪付标识,输入信用卡密码就能轻松付款,享受开通方便、支付便捷、交易安全的消费体验。未来,这些变量仍将继续发酵。科技会充分发挥支付主体———人本身的能力,指纹、人脸、视网膜、虹膜、声纹甚至皮下芯片等生物体征,都可能成为信用卡支付的主要介质,给客户更加便捷、安全、简约的支付体验。
再次,互动式服务平台开辟了银行与客户互通的新渠道,让客户真正享受到极致的交互体验。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