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如何拿下的?
在12月23日举行的2019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上,面对着在场众多院士、专家,被视为“国企标杆”的山东重工集团、潍柴动力董事长谭旭光分享了“二十年收入增长34%,利润增长45%”的经验,其中斩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故事引来关注。谭旭光说,“这个项目彻底改变了我国缺少重型动力总成核心技术的被动局面,重构了中国重卡行业的市场格局;因为掌握了核心技术,现在国内自主品牌的商用车占到了整个市场总量的99%以上,国外品牌的商用车都已经很难进入国内市场。”
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总结经验,谭旭光谈到了几点:为走向世界一流,我们提出“迈向高端”目标,提出“企业主导、国家支持、国际协同”路径;为搭建平台,我们成立了“内燃机可靠性国际技术创新联盟”,不封闭搞创新,把全球的资源都整合在一起;过去很多企业把人才挖过来,但成本很高,我们“哪里有人才就在哪里设研发中心”,建成了遍布全球的研发中心;在发展过程中,我们秉承协同、开放、共赢的产学研一体化,与国内外大学都有合作,搞校企合作,很多企业不舍得拿这个钱,其实这是双赢的,对企业的创新发展有了很强大的后台支持。
拿到这个奖不容易。据专家介绍,动力性、经济性、排放特性和可靠性提升是重型商用车行业的世界性难题,其重要原因是动力总成三大核心部件独立研发制造,缺乏一体化研究,发动机的性能优势无法得到最佳发挥。
时间回溯。1月8日上午,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2018年度全国机械行业唯一的科技创新一等奖。
2004年,谭旭光萌生了要做动力总成的想法。一年后,他们首次提出商用车动力总成一体化思想,并开展了变斜率踏板特性控制技术、发明废气再循环分区引流技术、污染物后处理系统低温控制技术、最大扭矩曲线“平顶”方案、热负荷降低和结构强度提升技术、动力总成健康管理方法等系列创新,攻克了动力性和经济性同步提升、排放控制、可靠性提升等行业公认的技术难题。
谭旭光说,这是我们这几年很重要的成功经验。
为加快项目研发进程,近10年他们在发动机板块累计研发投入150多亿元,并在美国芝加哥、德国亚琛、日本东京等地搭建起全球协同研发平台,与德国博世、奥地利AVL、清华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全球知名科研院校、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整合全球资源,协同技术研发。在此过程中,他们建成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四个创新平台,诞生了52项授权发明专利,最终形成的全系列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产品,形成了我国大批量、多品种、个性化、高品质的独特优势。
“我们的动力总成被业内称为‘黄金产业链’,支撑我们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十年磨一剑。”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