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2019年,這些IT大事刷了屏
今年5月,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將首批60顆星鏈衛星發射升空。今年“雙十一”,你在忙著購物時,該公司又把60顆星鏈衛星送上了天。
“量子霸權”引發爭議
最具標志性的事件是,美國Neuralink公司於今年7月發布了一款充滿黑科技味道的腦機接口系統。這款系統用長得像縫紉機一樣的機器人,向大腦中植入超細柔性電極來監測神經元活動。
隨著芯片尺度越來越小,芯片上的晶體管數量接近極限,摩爾定律日益逼近“天花板”。這個定律說,當價格不變時,芯片上可容納的晶體管數目,每隔18個月到24個月就會翻倍,性能也隨之翻倍。在過去的半個世紀,它一直是對的。
5G商用剛剛開始,6G技術研發也開始“探路”。
但繼續“噌噌”翻倍的難度在陡增。因為,再這麼下去,材料的物理、化學性能將會發生變化,現行制造工藝也會吃不消。
但不容忽視的是,也有人蹭熱度,在區塊鏈領域渾水摸魚,各種打著區塊鏈名義故弄玄虛、騙人錢財的投資資金盤、“空氣幣”等項目層出不窮。在關注區塊鏈的同時,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別被“亂花”迷了眼。
所謂霧計算,是一種從雲(Cloud)到物(Thing)的系統級多層次計算架構,具有分發計算、通信、存儲、控制和聯網等多種功能,更加靠近用戶端。它通過資源共享機制、協同服務架構來有效提升生產效率和用戶體驗。
這些特征,使區塊鏈可從底層技術上,提供讓大家互相信任的機制。
Neuralink公司由埃隆·馬斯克創立,他打算,如能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批准,將在2020年第二季度進行人體試驗。屆時,該公司計劃在人類志願者的頭部鑽4個直徑達8毫米的洞,將電極植入他們的大腦。
5G啟動大規模商用
2019年,見証了集成電路產業在后摩爾時代的種種探索。
專家認為,隨著IEEE 1934的發布、演進和完善,霧計算將成為通用的多層次計算技術框架,支持智能物聯網、5G通信和人工智能等數據本地化和計算密集型的應用需求。
其實,Neuralink公司公布的腦機接口技術,國內外都有不少團隊在研發。例如,此前我們看到的讓殘障人士利用腦機接口設備來控制機械臂的人體試驗,大多使用的是美國布朗大學研發的“大腦之門”(BrainGate)系統。
5G之所以令人翹首以盼,主要憑借三大核心技術特征:一是大帶寬,5G的傳輸速率將比4G提升100倍,達到10G左右﹔二是低時延,5G的網絡時延將低至20毫秒,可以滿足數據的高速傳輸﹔三是高可靠,5G將帶來無所不達的連接、無所不在的計算和無所不及的智能。
霧計算的計算資源分布在從雲到物連續環境的任何地方,連接集中式的數據中心和分散式的網絡邊緣,實現雲計算到邊緣計算的全面融合。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