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科技创新”元素点亮中关村文化墙
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12月25日,记者在中关村文化墙看到崭新的面貌:只见在起始位置显示金色标语“科技创新从这里走来”,据说这是不久前中关村街道联合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为文化墙增加的序言——“尊也院士!敬也科学!”,以象征尊重知识分子、鼓励人们勇攀科学高峰的新地标。
中关村区域发展介绍(长廊)位于中关村南路北侧,东起中关村南二街南口,西至中关村南一街南口,总长度177米,高3米,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到2008年的中关村地区科技、文化、企业发展的历程,镌刻着几代领导人对科学发展的寄语。
据中关村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副科长徐飞介绍,为了亮出中关村科学城核心区的科技文化名片,今年3月,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城管科)对文化墙进行了升级改造,重新描金并增加了基础建设。街道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协调科)重新进行了模块设计,除了原有的中关村区域发展介绍(长廊),文化墙又增添了三大板块:辖区中科院院所板块、院士手模及寄语板块、辖区重点企业板块。
据了解,中关村街道辖区汇集了以中科院所属院所、航天五院、中国航空科技集团为代表的一批国家级科研机构和以联想、龙芯为代表的上百家高科技企业,还有5000多名科学家和高级知识分子,生活在辖区内的两院院士就有114位。由此,街道辖区内的中科院所、重点企业与工作生活的“两院院士”积极参与了文化墙的设计,展示了中关村地区文化风貌。
只见上面铜板刻着“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上下求索,践行梦想”“锲而不舍”“努力学习,建设祖国”院士们一句句谆谆教诲,和金光闪耀的文化长廊交相辉映。“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院士手模及寄语板块不仅囊括了辖区37位院士的寄语,还展示了他们的手印,路过的年轻人们把手放在院士的手印上,不仅表示对老一辈科研者的崇敬,更能以这种方式表达对科学精神的传承。院士手模及寄语、辖区重点企业板块的右上角还有二维码,过路行人不仅能看文字和图片,还能拿起手机,扫码查看院士或企业具体信息。
中科院院所板块展示了街道辖区23家中科院所的logo,体现出从1953年中科院研究所进驻中关村以来,70年间,高等院校在这里落地生根,科研院所在这里抽枝散叶茁壮成长的勃勃生机。
在中关村,创新早已融入人们的血脉之中,改革开放的历史浪潮滚滚,把出类拔萃的科技创新企业推到世人眼前。辖区重点企业板块展示了30家重点企业的logo,凸显出中关村群英荟萃的地区特色与科技企业集聚比拼的创新活力。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