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习近平领航科技强国新征程

2020-02-04 11:59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scenario soulmate 韩语中文谐音 way back home中文谐音 你能听到我的心吗 今日股票行情 短发歌词 honestly 银鸽投资

  1月10日,人民大会堂,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举行。

  在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向获得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黄旭华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曾庆存院士颁发奖章、证书。

  △习近平向获得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黄旭华院士(右)和曾庆存院士(左)颁奖

  “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准确把握科技创新与发展大势,深刻分析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对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作出重点部署,为我国整体科技水平从跟跑向并行、领跑的战略性转变注入强大动力。

  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2016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面对世界发展的新形势,站在我国发展的新起点,习近平作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判断,强调“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具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

  △在西太平洋海域,“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离开“向阳红09”科学考察船准备进入水中,进行中国大洋38航次最后一潜(2017年6月13日摄)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得有标志性科技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部署下,我国科技领域集合精锐力量,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和成就。

  距离地面393公里的太空自动交会对接,这是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创造的中国高度;每秒9.3亿亿次的浮点运算速度,这是使用中国自主芯片制造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带来的中国速度;最大下潜深度7062米,这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刷新的中国深度。

  我国科技创新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重大变化,科技创新水平加速迈向国际第一方阵。

  放眼当今世界,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中华民族奋斗的基点是自力更生,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是自主创新。2018年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期间,来到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考察企业加强自主核心技术研发、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情况。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时不我待,要有志气和骨气加快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实力,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是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的。

  近几年,中国高铁的飞速发展正是科技创新为人民的真实写照。2019年底,我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3.5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一些偏远或相对落后地区加入“高铁圈”。新年前夕,我国首条智能化高速铁路及2022年冬奥会“门户工程”——北京至张家口高速铁路——开通运营。从自主设计修建零的突破,到世界最先进的智能高铁,从时速35公里到350公里,京张线见证了中国高铁的科技创新发展。

  △2019年11月23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配套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50、51颗北斗导航卫星

  2020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再次点赞科技创新、重大工程建设:嫦娥四号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陆月球背面、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雪龙2”号首航南极、北斗导航全球组网进入冲刺期、5G商用加速推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领域的新突破,更加坚定了我们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习近平向黄旭华院士和曾庆存院士颁奖,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并请他们到主席台就座。亲自为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颁奖,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人才的重视和关爱之情。

  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一切创新成果都是人做出来的。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

  习近平高度重视科技人才,十分关心改善科技人才的科研工作环境和生活。他曾说,要切实保障并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理直气壮地让真正有作为、有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名利双收”。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蛮便宜
  • 抠门网
  •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