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张凤阳:互联网时代的地理信息安全
伴随国家与空间关系的逐步法理定型,有关领土、领海、领空的地理信息就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往往出于国防、军事及外交考虑而予以严格管控。但是,正如赵晖教授特别强调的那样,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却对传统的领土安全观造成了新挑战,因为,弥散性、交互性和开放性的网络信息传播,即便不是完全没有国界限制,也使突破国界限制变得易如反掌了。事实上,涉密信息在互联网上的存储和传输更容易泄漏、更容易遭到攻击,还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是,在同一个网络平台上,关乎国防和军事要务的机密地理信息常常跟普通的民用地理信息混杂在一起,并且都可能呈现为方便获取的高清卫星图像。如此,国家领土安全的维护,就必须给出一种迥异传统时代的全新理解。
从一系列二元紧张的解析入手探讨网络地理信息安全问题,是赵晖教授这部论著的鲜明特色。譬如涉密性与共享性之间的矛盾。在当今条件下,网络地理信息是一种基础性资源,它不仅像过去一样仍旧服务于国防事业、军事战争、地图测绘、矿产勘查、气象监测等等,而且大大拓展服务范围,以前所未有的程度商业化和民用化了,手机用户的地图导航就是一个典型例子。面对这种情况,如果不充分考虑网络地理信息的涉密性,放松监管,便会危害公共安全;反过来,若是监管过紧,则会妨碍网络地理信息的大众化共享与服务。这样,如何兼顾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军用与民用等方面的需求,建立一套具有协调性与平衡性的网络信息安全政策体系,就从一个特定的维度折射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水平。
现代国家的成长是同步展开于时间序列与空间格局之中的,国家与空间关系的法理定型既是近代早期领土型国家建构的指导方针,又是现今地缘政治与区域治理的核心议题。在此过程中,无论是认识空间、掌握空间还是革新、治理空间,政治权力都要依托一种基于国家地理并统合资源、要素、信息和数据在内的知识体系。这个空间型的知识体系在传统时代凝结于地图(包括历史地图集与各种分类地图),在当代治理视域下则呈现为一个国家的地理信息系统(GIS)。
当今时代,地理信息的获取、使用与传输给我们个人与公共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位置共享、信息授权等问题也相应产生,逐渐引发了对国家安全及个人隐私泄露的担忧。现实中未经授权的地理信息传送、商业推广和利用,已对国家安全与公共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因此,如何处理好保障地理信息安全与促进网络地理信息共享之间的矛盾,理应引起学界的关注。在这方面,赵晖教授的《我国网络地理信息安全的政策研究》无疑是一项具有远见的学术探索。
(作者系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政治学会会长)
在政治学领域,关于一国人口、经济、社会、交通的地理空间信息,不仅是利于认知、便于治理的知识资源,而且是强化主权、维系统治的技术工具。用福柯的话来说,知识-权力致力于一种领土空间之上的安全配置,这是17世纪成长起来的现代国家“治理术”的一部分。因而,近代早期欧洲国家的地图绘制通常由官方来主导,域内地理信息的掌握、更新与保护,也一度成为王室教育的准则,蕴含着某种天然正当的“国家理由”。相应地,国家空间的认知也必须遵从一种“统治理性”,在它面前,个人的意志被极大地弱化,政治权力及社会大众都要服从国家的安排。
互联网时代尽管拓展了地理信息知识的获得渠道与传播空间,但仍然遵从这种“国家理由”,即地理信息的掌握和运用必须服务于国家安全和公共治理,只不过,网络空间的一览无余及其带来的信息便利又使问题变得高度复杂了。地理信息系统在网络技术下得到了极大的水平提升,以一种数字化、多元性、综合性的网络地理信息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由此,国家治理多了一种助力,但也增加了信息被恶意窃取和利用的风险。如果再考虑全球化时代的大国博弈因素,情势就显得更为严峻。
南京师范大学赵晖教授在其新作《我国网络地理信息安全的政策研究》中,以一位政治学人的独到眼光,对这个问题做了理论回应。该研究的基本立意是:丰富的地理信息如何以文字、图表、图像、音频、视频等形式,在计算机网络中加以记录和存储,固然涉及一系列高端技术问题,但是,作为国家治理的一项重要资源,网络地理信息的社会化运用,却超出纯粹的技术范围而具有了鲜明的政治意涵。正因如此,关于网络地理信息获得和使用的讨论,就应引入一个政治学和政策学视角,即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展开深入研究。
在对网络地理信息安全进行学理思考的基础上,赵晖教授回到现实,立足我国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发展要求,以新时代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对我国网络地理信息安全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情况进行了科学评估,既充分肯定成绩,又基于大量数据和案例,剖析了在涉密内网与外网的物理隔断、网络地理信息的网上访问控制、网络地理信息从业主体的准入与清退、网络地理信息公开行为审批、网络地理信息泄密预警与应急管理、网络地理信息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域外经验参照,赵晖教授尝试性地提出了以“准入—审批—风险管控—外部保障”为框架的网络地理信息安全风险控制政策体系。这是其论著中深具实践参考价值的一个部分。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