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疫情“大考”,黑龙江省农科院科技助农交出高分“答卷”
科技日报记者 李丽云 通讯员 王红蕾
“在线科技培训”成了这个春天科技备春耕的特殊“试卷”。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大考,如何答好这张“答卷”?春节过后,黑龙江省农科院党组直面疫情期间备春耕农业培训走不下去的困境,精准发力,组织全院科技人员多管齐下,采取“线上互动,多屏联动”的方式,在2个月时间里,“硬核”解决备春耕中的科技难题,赢得了同行和农民朋友的广泛称赞。
创新模式,做好科技助农“必答题”
培训方式选哪种?培训渠道走哪条?黑龙江省农科院党组书记刘娣说,省农科院得到省委宣传部等十几个部门的支持,与黑龙江省电视台联合,通过“大小屏”结合即电视直播和多个手机APP在线答疑的渠道和方式,开辟了一档全新的直播互动大型农民培训节目--《科技助农在线帮》。节目在黑龙江地市县64家电视台并机直播,观看总量超过2000万。来自全国的网友累计发出问题15500余条,解答率超过80%,直播累计点赞量109.85万。
黑龙江省农科院选派出的30名专家是农业各领域中创新能力强、理论联系实际本领高、掌握生产第一线所需的先进实用技术并且能流畅回答网友问题的科技人员。但这种电视机“大屏幕”直播、手机“小屏幕”同时答疑的方式,对专家们来说还是头一次。
栾晓燕
万事开头难。第一个走进《科技助农在线帮》直播间的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专家栾晓燕研究员却着实开了一个好头。“《科技助农在线帮》通过政府搭台,主持人、专家、农民合唱的形式,把备春耕技术送到了农家的炕头上,备春耕技术直播就是我们农业的‘抗疫’战场!”
陈立新
近年,由于设施园艺快速发展,黑龙江已实现了蔬菜的周年生产。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分院院长、省蔬菜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推广体系首席专家陈立新在节目直播前就已经连续1个多月通过电话、微信开始指导菜农生产。目前正值棚室蔬菜育苗期间,如何育全苗、育壮苗更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防病是关键,特别是立枯病、猝倒病和沤根这三大病害,必须选择正确的方法和措施进行预防。”下了直播间,陈立新立即组织体系专家们召开视频会议,将直播时农民的问题充实到产业体系准备提交给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的2020年第三期《黑龙江省蔬菜生产形势分析和建议》中。
曹靖生
为赶上直播,专家们更是“拼”了。国家现代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黑龙江省玉米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头雁、黑龙江省农科院专项首席曹靖生研究员直播前刚刚从海南繁育基地乘飞机返回哈尔滨。仅休息几个小时,他便精神抖擞地站到直播间为农民答疑解惑。
孙世臣
不但“大牌”专家们全力以赴,黑龙江省农科院的年轻专家们也在直播中收获颇丰。刚过完40岁生日的省农科院耕作栽培研究所水稻专家、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哈尔滨综合试验站站长、省水稻体系育种岗位专家孙世臣研究员,是此次直播专家团队最年轻成员之一。别看他年纪轻轻,却已作为主持人获得了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紧张、兴奋、顺利、突破”,谈到自己电视直播科技培训的“首秀”,孙世臣说,“以前给农民讲课最多也就是几百人,头一次培训受众面这么广。”为上好这次直播,孙世臣做了充分准备,直播平台上农民朋友纷纷点赞、鼓励,“我最初的紧张变成了回答农民网友们提问的从容和为他们春耕助力的喜悦。”
拓宽渠道,解开产业“连线题”
一次培训不可能解决所有农业问题。黑龙江省农科院专家们希望抛出“培训砖”,引来“对接玉”,引导黑龙江省找到一个农业生产实践和科技创新的有效切入点和连接线。
申忠宝
饲草产业是黑龙江省农业的一个新兴发展方向。黑龙江省饲草饲料产业协同创新推广体系首席专家、省农科院草业研究所副所长申忠宝研究员近年来一直致力于饲草种植推广。“疫情虽给农业生产带来诸多难题,但同时也给饲草产业发展带来契机。”参加完《科技助农在线帮》直播后,申忠宝手机成了“热线电话”。来自黑龙江省内富锦市、青冈县、依兰县、龙江县、哈尔滨道外区等不同地区的农民、村干部、企业老板纷纷同他联系,咨询饲草品种和技术,希望进行饲草种植。“通过专家和农民的这种课上‘连线’和课下‘连线’,促进了专家与生产者的快速接触,这必将促进黑龙江省饲草种植面积进一步增大,有效保障黑龙江省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种好草、养好牛、产好奶’的目标”,申忠宝对黑龙江省饲草产业的发展信心更足了。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稻加工实验室主任兼任岗位科学家、黑龙江省农科院食品加工研究所所长卢淑雯直播答疑一结束,就接到宝清“禾乐田园”老总电话,迫切希望与食品所合作。卢淑雯说“我们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实现了转‘危’为‘机’,提升了黑龙江省农科院科技支撑地位,科技助农效果显著,能够实现科技转化与产业发展的双赢。”
王喜庆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