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因为它
多养活8000万人口
“90后”精神小伙袁隆平院士来到崖州湾科技城
增加各共建单位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俗称“海水稻”
突破“从盐碱地上产粮”关键技术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关键词:
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
在崖州湾科技城举办
它来了
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能做成什么?
来到了三亚崖州湾科技城
为什么要建设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
普遍生长在海边滩涂地区的水稻
我国有15亿亩盐碱地
4月13日
一大早,袁隆平院士和一众人直奔位于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的耐盐碱水稻品种示范现场。
核心试验基地就在南繁科技城
下到田间地头
你知道吗
盐碱地
对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技术 人才 产研集群 一带一路
是一种介于野生稻和栽培稻之间的、
袁隆平院士查看耐盐碱水稻长势,中科院院士、海南大学校长骆清铭,三亚市副市长周燕华陪同介绍。
以热带农业与种业创新为重点的高新技术前瞻布局
就是这么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
也为科技城发展农业科技增加了优势
耐盐碱水稻是什么?
具有抗旱、抗涝、抗病虫害、抗倒伏、抗盐碱等特点
他们都来了
可增产稻谷300亿公斤
裤脚沾上了泥土
为进一步加快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建设
盐碱地变成稻田 是它最美的模样
今年1月17日
这个愿望实现啦!
具有集中多方力量联合攻关的优势
但正在利用的不足5%
现场观摩结束后在崖州湾科技城举办专题会议,参会单位来自多个省份科技厅、农业科学院及科研院所、涉农涉海大学和水稻龙头企业等。
中心总部“三亚市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
相关稿件
在崖州湾科技城完成注册
海水稻
它的到来
袁隆平院士还是曾经那个少年
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他来了
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试验现场及建设推进会
2019年
承担中心运营、技术研发、科研试验、
T博士变身迷弟好激动!
没有一丝丝改变~
攻克耐盐碱水稻核心关键技术、创制耐盐碱水稻重大品种。
盐碱地利用潜力巨大
开展国内外技术交流合作与服务。1、广泛开展国内外技术交流和国际合作;2、服务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耐盐碱水稻产业;3、提供耐盐碱水稻产业发展战略咨询与技术培训。
耐盐碱水稻
成果转化、展示示范、对接“一带一路”等功能
海南争取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落户三亚
全世界盐碱地面积143亿亩
“三链”融合发展,打造行业产业集群。第一产业打造生态农产品、第二产业注重加工和多功能开发、第三产业链接旅游、服务,关联物联网,形成可发展循环的智慧产业。
建设国内外一流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团队。由院士领衔,搭建杰出人才领军、研究骨干协同攻关、青年科技人员和研究省广泛参与的创新人才梯队。
其中约2亿亩的盐碱地具备种植水稻的基本条件
每推广1亿亩耐盐碱水稻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