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牛股频出,一文读懂互联网医疗行业
原标题:牛股频出,一文读懂互联网医疗行业 来源:富途资讯
本文精选研究所《互联网医疗,新时代的新起点》部分内容。
2020 年伊始,由于新冠肺炎防控需求的催化,平安好医生、微医、丁香园、春雨医生、好大夫在线等平台类互联网医疗企业推出了疫情防控专区,居民线上问诊及咨询量大幅增长,实体医院也开通在线咨询、线上问诊服务。
消息人士透露,微医将推进在港交所上市,微医希望在首次公开募股中募集到10亿美元,上市时的估值有望达到100亿美元。另外,互联网医疗企业平安好医生近一年涨幅已超180%,阿里健康已超108%。
互联网医疗诞生背景:
本质上,鼓励互联网医疗是解决「看病难」的系列政策中的一环。我国医改已经进入到深水区,而医改需要解决的两大最核心问题就是「看病难」、「看病贵」:
1)老百姓「看病贵」的本质问题在于三点:a)「以药养医」带来的用药结构不合理。由于医生的利益与药品挂钩,那么在临床使用的时候,部分不必要的药品品种会因为利益的原因使用量很大;b)其二,药械在流通过程中的「定价水分」。由于过去历史原因,往往60-80%的终端定价用于流通中的各个环节;c)其三,医保的支付比例。目前我国主要的支付方还是基本医疗保险,现在开始逐步尝试省级统筹以及增加新的支付方(即商业健康险)。
2)老百姓「看病难」的本质问题则只有一点:医疗资源的错配问题。我国医院存在结构性,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和社区医院门可罗雀。医改是为了解决分级诊疗,实现对大医院的分流,强化全科医生、强化基层医疗等。鼓励互联网医疗的核心目的同样是实现大医院的分流:
互联网解决行业痛点:
从长远来看,互联网医疗无法取代传统的线下就诊的渠道,但可以成为不错的补充,一定程度上解决医疗资源错配问题。互联网医疗本质上解决了两大痛点:
1)患者就诊的「距离」问题:将一线城市的医疗资源覆盖到了基层、偏远地区,变相增加了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范围;
2)为医院接诊「赋能」,同时解决轻症重症的「分工」问题:a)互联网医疗实现线上挂号,可以优化传统就诊渠道的流程;b)互联网医疗在诊疗上可以解决常见病、慢病、多发病与重大疫情(尤其是复诊),而传统的线下就医则将偏向于专科导向,主要用于治疗重症和疑难杂症。
商业模式:
目前互联网医疗尚未出现一个经市场验证的商业模式,头部企业也依然处在可持续性盈利困境当中,各个平台依然努力对分支主线和医疗资源进行整合,并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与壁垒。借此,选取微医集团、平安好医生、丁香园三个发展路径分析,对其经营模式、细分赛道、发展战略及竞争壁垒进行探讨分析。
1)微医集团:
创建于2010 年,预约挂号起步,电子病历等就服务做起,现深度连接了医院、医生、患者和医药险产业等多类医疗服务供需场景,提供包含互联网医院、医联体、家庭医生签约、云药房、医疗AI 辅助诊断等在内的数十种云化解决方案,成为全球领先的医疗健康科技平台。
目前,微医集团已完成多轮融资,引入资方包括红杉资本、晨兴资本、复星、高盛、高瓴资本、腾讯等知名机构。2018年5月,友邦保险控股有限公司和新创建集团战略领投,融资完成后,微医的估值达55.56 亿美元,今年正推进在港交所上市。
a)发展历程:
创立至今,微医集团共历经了三轮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挂号网」,实现的是对医院的连接;
第二阶段:「互联网医院」,实现的是对大医生和基层医疗机构的连接;
第三个阶段:目前所在阶段,「医联体+AI」,即通过医联体和医学人工智能,深度连接大医院、小医院,大医生、小医生以及医药险的全业务链;
b)核心业务:
由三大共享模块构成:1)互联网医院为核心的平台共享模块;2)团队医疗为支点的医生共享模块;3)「一支点、一网络、一体系」的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模块。截至2018 年5 月,微医连接了全国30 个省市的2700 多家重点医院、24 万名医生,与全国100 多家医院合作建设医联体。
2015年12月,创建了全国首家互联网医院——乌镇互联网医院(与浙江省桐乡市政府合作),并在19 个省市落地;实名注册用户数超过1.6 亿,累计服务人次超过5.8 亿。其盈利模式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是坚持做在线复诊、远程会诊和健康管理等业务,不做初诊;第二是坚持以实体医疗机构为依托,提供线上+线下结合的服务模式。
目前,微医集团旗下互联网医院的区位覆盖面也逐年增加。根据我们统计,截止2020 年3 月,微医集团旗下可查询经工商注册的互联网医院共约46 家,分布在全国16 省40 个地市行政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