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智能手机的创新正在进入双赛道
而外观的设计往往是第一眼就能触动消费者的感性体验,颜值即正义的审美观流行当下,vivo今年将“设计驱动”的理念提到了产品开发的优先项中去。 今年推出的S和X系列的手机新品,处处体现着vivo对设计、影像方面的精心打磨,同时随着品牌升级,vivo对X和S系列产品定位也进行了重新梳理。 作为vivo品牌下高端旗舰,X系列定位“专业影像旗舰”,致力于满足消费者对于极致影像,尤其是后置拍摄的需求,并且在外观设计上凸显高端用户对优雅、稳重和质感的追求。因此X50系列可以说是vivo综合影像能力和差异化设计理念集大成创新的结果,也被媒体和业界认为是手机影像发展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技术“升维”里程碑,对提升vivo品牌势能与产品影像口碑都起到了明显的推动力。
只有以消费者体验为核心的颠覆式创新才能有机会取代性价比,与消费心声同频共振。就像疫情之中,手机市场销量虽然下降,但是手机均价却在上升。由此可以看到一个显著的趋势是,大众用户正在追求更好的手机,而对“硬核科技”的渴望,却正逐步回归更加关注自我的感受。 所以,真正能够形成手机差异化优势的赛道,往往是站在消费者认知和长期需求上的创新。 正是洞察了用户的核心需求才是智能手机创新的长赛道,vivo以更贴近消费者的姿态将品牌定位由此前的“Camera & Music”,升级到了现在的“Camera & Design”。虽是一词之差,背后反映出了vivo最新的战略思路:用“至简至悦”的企业精神,努力实现“人文之悦”的品牌追求,即“科技不复杂,产品不乏味,用户会心动”。
即使今年是真正所谓的5G普及元年,当所有科技企业都在加码研发投入,来应对期待中“G级”的换代周期与新市场格局时,用户则更加关注手机实际应用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不同的选择,终究会带来不同的境遇,其中的启示值得思考。
01 手机竞争的长赛道 以手机行业为例,智能手机的创新正在进入双赛道:一个是满足消费者短期需求的安全道路,另一个则是触动消费者长期体验的未来创新。
放到商业世界里,真正拉开企业差距的就是赛道的选择。在发展策略上,大部分企业会选择从简单的路走起,但到后来会发现,竞争者挤满了道路,越走越难;而小部分企业则是从一开始就选择了相对艰难的道路,披荆斩棘过后迎来了乘风破浪的机会。
X50 摄像头设计手稿 而在S系列洞察到年轻消费者尤为看重前置拍摄,青睐有个性和自我风格的产品,因此定位于“轻薄自拍旗舰”。从S1首创升降式前置摄像头,到S5的“5重超质感自拍”美颜方案,再到S6的3200万前置柔光夜景自拍,每一代S系列新品都致力给用户极致的自拍体验。最新发布的S7身上承袭vivo S系列潮流设计美学和“让世界看到我”的自拍理念,该机配备vivo系手机在行业内最高像素的自拍摄像头,将为年轻人带来深度的生活娱乐体验上的改变。由此让vivo不再只是一个手机品牌,而是年轻文化和潮流生活方式的代名词。
vivo S7 随着vivo对消费者的理解和认知不断提升,以及对技术的不断积累,vivo的产品将持续升级,品牌也将随之继续升级。 从Hi-Fi & smart、Camera & Music 到今天的Camera & Design,vivo品牌定位升级的背后,是因为vivo认为离人真实情感最近的就是视觉与听觉,可以承载更多的情感与情绪,是品牌与消费者更容易沟通的方式,也是用户更愿意表达自我的方式。 用倪旭东在采访中的话表达就是,每一次品牌的升级都体现了vivo对于消费者需求的洞察,但不论是音乐、影像还是设计,都是为了塑造一个更能与用户共鸣,打动用户,也有鲜明态度的品牌形象。
从前,每当市场出现一项颠覆过往的手机功能时,必将引起一轮换机潮,而今大家换机的时间周期已经延长到了接近两年。 究其原因,手机市场是一个典型的技术驱动+用户洞察的综合产业。当下智能手机市场已然是进入了一个微创新时代,大部分品牌选择跟风模仿或以细节微创新策略试图去打动消费者,其实难以形成品牌差异化。vivo高级副总裁、首席营销官倪旭东则把这种短期的创新比作保健因子,虽有助于厂商在短期内形成竞争力,但也很容易触碰到技术的天花板。 技术进步的速度总是超过市场需求的速度,因此硬件升级对实际体验差距逐渐缩小。例如最新的折叠屏手机虽然在屏上玩出了大胆的创新,但手机形态似乎倒退成了古早的老式翻盖手机,加之易损的性能和昂贵的价格,并不是大多数人想要的创新。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