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山东:一路高歌猛进还靠科技引擎

2021-06-22 15:14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最新网络游戏公测 明星人气榜 淘宝女装排名 黑龙江科技大学排名 贵州旅游十大景点排名 热门手机排行榜


由山东省百强企业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开发研制的新型燃料电池车使用氢气做动力 受访者供图

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马文哲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过去一年,乃至5年来山东科技板块的特色,“突破”无疑是最恰当的。

去年以来,围绕新动能培育、传统产业提升、推动社会发展,山东系统布局实施100项重大项目,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全球首款突破50%热效率的商业化柴油机正式发布;最高运行时速达100公里、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跨座式单轨列车下线……

如果将视野放到整个“十三五”期间,你会发现山东科技的更多突破: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青岛下线;“济麦44”创全国超强筋小麦单产纪录;在智慧交通、燃料电池、碳纤维、重大新药创制等20多个领域,山东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上均走在国内前列。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其价值在于对经济的支撑。“十三五”期间,山东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2015年的32.51%,增长到2020年第三季度的44.46%,增长11.95个百分点。这也意味着山东科技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一直以奋斗者、探路者、先行者的形象示人。凭借沿海优势、开放思维、国家战略和亿万人民的持续努力,山东在全国确立起领先的基建优势,独特的工业优势,持续的农业优势,经济长期位居中国经济版图前三名之列,并稳坐北方经济“头把交椅”。

20个高科技领域领跑全国

济南高新区舜华路747号,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的独栋小楼略显低调,但这几年,从这里诞生的一系列成果却引来全球瞩目。

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王向斌教授团队,在国际上开创性地提出和发展了“测量器件无关量子密钥分发”理论和实用化高效率双场量子密钥分发协议,有力支撑了量子通信实验技术验证,连续创造了300公里、404公里、509公里的量子密钥分发世界纪录,使得我国量子通信实验水平迅速跻身世界领先阵营。

这里建成的具有山东省特色的量子技术研发平台周期极化铌酸锂波导研制实验室,成为继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台湾龙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后,世界第三个掌握逆向质子交换铌酸锂波导的研发机构。去年2月,这里自主研发的周期极化铌酸锂波导芯片助力潘建伟院士团队实现了远距离量子存储器的纠缠,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山东是经济大省,也是科技大省,每年数以万计的高科技成果助力山东省奋力前行。

如果说,量子技术代表着山东科技“顶天”的一面,那么云计算则成了“接地”的代表。

在云计算方面,据权威数据显示,浪潮服务器蝉联全球前三、中国第一,增速全球第一。浪潮云继续稳居政务云市场占有率第一,为180多个省、市政府和百万企业提供云服务,完成C轮融资,估值100亿元。浪潮工业互联网在9个领域、10个行业推出了63个解决方案,成为国家级十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之一。

此外,山东在智慧交通、光纤接入、精细化工、橡胶轮胎、玻璃纤维、铜冶炼、燃料电池、碳纤维、小麦新品种育种、智能农机装备、重大新药创制、医疗器械、地下工程重大灾害防控、深地资源勘查开采、现代海洋渔业、海洋药物、海洋环境监测、超级计算机升级项目等20个领域,不仅有国家级大项目落地,更在产业化道路上走在国内前列。

“四新经济”引擎被点燃

两年前,位于山东半岛西南部的即墨区在信息技术产业领域是“寂寞”的。因为当时这里没有一家芯片企业。

产业改变在于思路的转变。这里把新一代信息技术确定为主导产业,靶向招商。于是,泰睿思微电子来了,每月封测芯片3.3亿颗;聚能晶源来了,一期产能年产1万片6至8英寸GaN外延晶圆;惠科来了,6英寸晶圆半导体项目开始量产,成为国内单体产出最大的功率器件生产基地,2021年的订单量已排满……

从0到1再到N,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的引擎在山东点燃。

按照山东省发改委的统计,在山东,“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已经由2017年的21.7%提高到2019年的28%,2020年更是超过了3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4.5%。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四新经济”崛起,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生动演绎。

环球服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球)是一家成立于1954年的老企业,但一直面临库存高、产销不匹配、定制化订单效率低等行业痛点。深入调研后,山东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为环球打造了个性化定制服务平台。在新模式下,环球的整个业务流程,包括接单、排产、制版、备料、剪裁、缝纫、入库发货等,实现了网络化协同和数字化管理。如今,环球的生产线可随意在大规模生产和小规模定制之间切换,生产效率提高25%,交货周期从45天缩短至7天。

2020年,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四新经济”逆势增长,改变着山东传统产业的生长方式,不但对冲了新冠肺炎疫情损失,同时,产业链重构和布局调整也给山东加快动能转换和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带来了新机遇。

山东淡水和耕地资源仅分别占中国的约1%和6%,但粮食、肉类、水果、蔬菜、水产品、花生产量分别约占我国的8%、9%、10%、11%、13%和16%。从1990年开始,山东农业总产值在国内就一直领跑,2020年又率先突破万亿元大关。

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4.56%,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7%……当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山东现代农业发展也有了更强劲的支撑。

八大发展战略推动创新资源汇聚

今年4月16日,科技部与山东省政府在济南签署“共同组织实施‘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的框架协议”,这意味着山东成为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大规模推广应用氢能的示范省份。该工程为我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探索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了有效路径。

类似的全国唯一,在山东并不少见。

进入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山东产研院)的大厅,“商业成功是检验技术创新唯一标准”这15个大字非常醒目。“不像企业,不像高校,不像政府,不像事业单位”,人们常常用上述“四不像”来形容该院的灵活性。

山东产研院打造引领全省创新驱动发展核心引擎,成立短短一年间,已创立近百家科研机构,取得300多项发明专利,转化200多项前沿产业技术研究成果,孵化77家高新技术企业,带动社会投资超过200亿元。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蛮便宜
  • 抠门网
  •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