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35岁互联网人都去哪儿了?丨南财号荐读

2022-01-03 20:02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钻戒品牌排行榜 最新av女优 散粉排行榜 冰柜排行榜 泰剧tv泰剧网 祛痘产品排行榜10强 防毒软件排行榜 世界足球队排名

  南财号平台是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依托21财经客户端建设运营的财经内容聚合平台和财经创作者社区,广泛邀请全国财经机构、专家及头部自媒体入驻。“南财号荐读”定期精选平台优质热文,以飨读者。

  申请入驻南财号

  来 源丨南财号·“商业数据派”

  作 者丨张艺、文斌、张敏

  “互联网开除大龄员工是有道理的。天天拿着这么多工资,技术跟不上又不愿意奋斗。想在互联网吃大锅饭,做梦呢。”关于互联网“大龄员工”的讨论总是不绝于耳,一位微博网友表达了自己的愤愤不平。

  “这辈子活不过35岁的就别说话了。”在脉脉上,一则“怎么看待互联网大厂35岁以上员工”的话题下也惊现这个“扎心”评论。

  12月13日,在媒体的一则报道中,33岁的大厂员工就已经被称之为“高龄”。

  咋看之下,这个说法令人恼怒又不服,但结合大厂频频传出的裁员消息,则又会让人无奈沉默。

  令人不禁感慨,当大家还沉寂在“35岁的互联网人何去何从”的话题里,互联网的中年危机竟然已经提前到33岁。

  今年十月,脉脉数据研究院发布了一份调查,对目前中国大型互联网企业员工的平均年龄进行了统计排序:以字节跳动、美团、滴滴为代表的新生代互联网公司,平均年龄在30岁以下(含30岁)的公司几乎占一半,字节跳动和拼多多员工平均年龄相对最低,平均年龄仅27岁。BAT中,阿里巴巴员工平均年龄31岁;百度员工为30岁,腾讯为29岁。

  似乎,33岁的互联网员工真的算得上高龄。

  “薪资倒挂是互联网公司的普遍现象,老员工赶不上应届生的工资。你跟着公司从0到1,公司却宁愿从外面空降新人也不提拔你。最要命的是,等你熬成高龄员工,公司裁员第一个就是你。”一位网友曾吐槽道。

  互联网行业节奏快,迭代快,需要员工经历充沛,高负荷运作,所以行业从业者整体趋向年轻化。此前,就曾出现过某大厂劝退35岁以上员工的新闻。再加之今年下半年大厂频频爆出裁员消息。行业内“人人自危”的情况下,这些“高龄员工”是否会成为被淘汰的重灾区群体?

  互联网“高龄员工”就意味着“被退休”吗?

  《商业数据派》和几位30+岁的互联网从业者聊了聊,发现尽管现实是比较残酷,但是他们的未来却并没有很悲观。

  砥砺前行,理想不死,这是“高龄员工”的浪漫主义。

  To VC的创业时代已过,活着就是未来

  李卓澄 连锁茶馆创始人 38岁

  “创业是不归路,出来了就回不去了。”李卓澄在电话另一头说道,语气中有些许无奈,从互联网教育到互联网保险,妥妥一篇创业的血泪史。

  “我经历了N种死法,却还没找到一条活法。”他曾在回忆故事中分享道。

  直到2018年,他开始做起“茶”的生意。

  茶的“静”让久久浸泡在浮躁互联网的心淡定下来,李卓澄在回忆故事中写道:“我太太喜欢茶,我们原先就有一家茶馆,像一个避风港湾,不管互联网行业起起落落,这家小店一直带来比较稳定的现金流。”

  “现在没有互联网创业的机会了。”李卓澄认为,以前说互联网公司其实就是指流量公司,现在,互联网是一个融入生活产业的工具,就像直播、电商等。

  尽管目前其连锁茶馆的生意经营,也覆盖了SaaS化、数字化,但李卓澄不再提“互联网”这个概念。

  经过血泪史的打磨,现在,李卓澄习惯用极其冷静的视角看待行业的发展。

  疫情的铺天盖地,导致连锁茶馆生意受重创,店铺遭遇“关店潮”。“疫情导致我们亏损的比较惨,但幸好我们还活着。只不过规模变小了,人员减少了。”李卓澄表示,轻装上阵后,活得却比原来滋润多了。

  实际上,创业时代,大浪淘沙,活着就已经赢了很多人了。

  “以前追求规模,现在感觉最好的策略就是别瞎折腾。这不是佛系,而是审时度势。从前,讲个故事投资人的钱就源源不断,现在需要自负盈亏,自力更生。”李卓澄认为,To VC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创业是一条不归路,有一千种死法,但只有一种活法,那就是——生存。”他曾说。

  “现在的创业者,稍微成熟一点的都不会考虑太多融资的事情。”李卓澄认为这是大势所趋。

  “年轻人最好别创业。”他顿了顿说。

  流量红利已经逐渐消散,风口上的猪都能飞起来的浮躁阶段已经过去了,对于投机主义来说,这个时代已经不适合生存。

  在创业生涯中,李卓澄也会有其他的选择。之前的创业同行伙伴后来要么去了大厂,要么去了投资领域,对于学历背景不错的李卓澄来说,找个企业进入管理层并不是大问题。但是他并未选择这条路。

  “身边创业的人,基本上失败后都没有再创业了,都进了公司,当然也有极少数的已经跑出来,实现财务自由了。”他表示,对于很多人来说,进入公司管理层压力也非常大。

  从业人员在33岁左右就会有职业瓶颈,但是向上的坑位是有限的且稀有的,这意味着依旧有许多人面临淘汰的局面。

  “写代码这件事,以前的机遇很好,有的人可能很快升管理层。但结果却导致技术能力反而跟不上了。两年不写代码你就被淘汰了,年轻劳动力便宜、体力又好。”李卓澄提到:“大家出来做什么?做微商,卖保险,也有很多人卖茶,大多是人脉变现的逻辑。”

  “整个社会缺乏发展的增量,而且这些年发展太快,整体比较浮躁,期望值过高。”谈到互联网行业的焦虑,李卓澄提出自己的观点。

  面对如此困境,静心沉淀,踏实做事,则一定会有曙光。

  不是被动淘汰,而是主动选择

  刘邺 软件开发 39岁

  “33岁的IT从业者是高龄,这个观点是事实。”刘邺无奈地笑了笑说:“这样算下来,像我这样39岁的程序员可以准备退休了。”在IT行业打拼13年,刘邺似乎看惯了职业生涯的“世态炎凉”。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现实或许很骨感,但是理想可以依旧丰满。和许多职场老兵一样,刘邺从基层技术人员逐步走向管理层,如今,其职位是部门经理。

  “我们公司规模不大,但是35岁以上人员占比超过一半。任职5年以上的老员工变动不大,新人员变动很大。”他承认,“随年龄在增加,精力已经不能和年轻人比拼。”但他认为年龄的焦虑仅是次要:“在IT行业,技术变革快的冲击比人员在冲击更大。”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蛮便宜
  • 抠门网
  •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