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为什么互联网大厂越来越重视组织?

2022-02-27 20:51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好看的恋爱动漫 国企排名 人均收入排名 最新抗日电视剧 中国官员级别 招聘网站排行

小企业经营业务,大企业经营组织。

整编 | 若然

来源 | 《组织的力量:增长的隐性曲线》张丽俊

第1232篇文章 | 20分钟阅读

当业务增长遭遇瓶颈,长久以来被业务增长所掩盖的组织和管理问题逐步显现,互联网大厂们开始向“组织调整”寻求答案。

2月10日,腾讯发布组织架构调整,腾讯影业主体从PCG转入CDG;

1月24日,小红书将有的社区部和电商部将合并成新的社区部门;

1月6日,阿里调整大淘宝架构,在坚持淘宝、天猫双品牌运营的基础上,新设产业运营及发展、平台策略、用户运营及发展等三大中心;

2021年11月,字节跳动将业务重新梳理为六个业务板块:抖音、大力教育、飞书、火山引擎、朝夕光年和TikTok;

2021年 9 月,快手对主站产品部、运营部、用户增长部、游戏生态、搜索等业务进行收拢,同步成立了电商事业部、商业化事业部、国际化事业部、游戏事业部四大事业部……

去年至今,几乎不约而同,国内互联网大厂都开始一波对于组织架构的调整,而密集调整的背后,某种程度上为了获得组织重生,开启新的增长。

英特尔公司前CEO安迪·葛洛夫先生有一句话“当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会面临一个战略转折点。”企业如果沿用过去的管理方式、制度、组织架构,就会难以驾驭和掌控企业。因此,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规模需要有不同的管理。

它们深知,没有强有力的组织能力支撑,再完美的企业战略、再独特的商业模式,都将成为空中楼阁。

正所谓,小企业经营业务,大企业经营组织。企业想要发展,就必须以终为始地系统思考如何进行组织变革。

那么企业到底应该如何找到自身的第二增长曲线,保持基业长青呢?创业酵母的创始人,同时也是阿里巴巴集团前组织发展专家张丽俊,在她的新书《组织的力量:增长的隐性曲线》中,基于对数千家企业的长期研究,解开了企业保持良性增长的秘密,对于不用生命周期阶段企业发展的特性进行了总结,并提供了一套帮助企业打天下的营运系统。

读完本文,你将了解:

1.什么是隐性曲线?它由哪三大核心要素构成?

2.隐性曲线如何贯穿企业的生命周期?

3.初创时期的企业如何生存发展?

4.成熟期的企业如何变革和转型?

5.鼎盛期的企业如何激活组织活力?

6.一套完整的营运系统是如何运行的?

什么是隐性曲线?

任何一家企业要想长久地持续发展,都必须有强大的管理系统支撑,而其中最核心的是两大系统:业务系统和组织系统。从外部观察,我们能够看到的是企业业务系统在发展,但实际上真正起作用的却是看不到的组织系统。

一切业务问题本质上都是人的问题,一切企业发展的瓶颈本质上都是组织的发展跟不上业务的发展。因此在业务发展的同时,组织系统也应该保持不断迭代和进化的状态,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最终能够呈现出来的企业组织曲线,是一条不断上升的且在不断发展的曲线。理想状态下,这样的发展态势能够适配业务发展的需求。

这条随着企业业务变迁而生长出来的组织创新曲线,作者把它定义为企业增长的“隐性曲线”。但它不只是一条曲线,还是一个组织创新系统,更是一套可以落地的方法论。

隐性曲线是由企业的文化体系、人才梯队和管理机制三大核心要素共同构成的。

隐性曲线的三要素

那么打造隐性曲线,需要遵循哪四项基本原则呢?

1.“天晴时修屋顶”

组织的建设需要相对漫长的周期,也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源和精力,因此,在业务还处在上升期时就应该未雨绸缪,提前进行组织建设。

2.“开着飞机换引擎”

如果把一家企业看作一架高速运行的飞机的话,那组织能力就是驱动飞机持续飞行的核心引擎。每一次跨越新的业务曲线,本质上都是一场变革,需要更换新的引擎。但我们要注意的是更换引擎的同时不能让飞机掉下来,即业务的发展不能停滞、下滑。

3.文化先行,人才是软抓手,制度是硬保障

一个组织最难改变的是什么?是文化,是人的思维。文化是双刃剑,既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也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一个组织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后,往往会陷入惯性思维,对其他的文化会产生排异性,新的文化和思想就很难在组织内生根发芽。因此,无论我们是搭建组织系统还是进行组织变革。都首先要进行“文化松土”,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接受新的事物,然后人才建设和制度保障并行,一手“软”一手“硬”。

4.组织创新是一把手工程

隐性曲线的打造,本质上是一个组织创新的过程。它不能只通过 HR(人力资源管理者)来推动,而应该由老板亲自来领导,老板和业务老大是一号位,HR 是二号位,否则不可能有效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组织创新是 CEO 的第一工程”。

明确了隐性曲线的核心要素和落地原则,接下来一起看看阿里巴巴是如何在天晴时修屋顶的案例,进一步了解如何在实践中打造隐性曲线。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阿里巴巴的显性曲线。

如图所示,从创立开始,阿里巴巴的业务已经发生了四次重大变革,即从 B2B 到电商平台,从电商平台到金融服务,从金融服务到云计算服务,从云计算服务再到各种创新业务。

阿里巴巴的第一条业务曲线是 B2B,是典型的销售驱动型业务。是什么推动一家销售驱动型公司之后不断开辟出电商平台、金融服务、云计算服务等一系列创新业务,直到形成一种商业生态的?

答案其实隐藏在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里,阿里巴巴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价值观第一条是“客户第一”。在帮助客户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中,阿里巴巴的创新业务逐一浮出水面。可以说是阿里巴巴的文化指引了战略方向,客户的需求驱动了新业务的诞生。

淘宝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当时出口贸易遇到了很多困难,年底客户访谈的时候,很多客户跟马云讲:“我们今年出口遇到了问题,阿里巴巴能不能帮我们把这些产品内销掉?”出口转内销成了当时客户最大的需求,于是阿里巴巴开始考虑如何把外贸转内销,解决客户的难题,刚好赶上 eBay(易贝)进军中国,淘宝就这样诞生了。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蛮便宜
  • 抠门网
  •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