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这是一个知识点:M.2 SSD硬盘的那些事儿
相信你对NVMe这几个字母比较眼熟,对SATA也比较眼熟,还有M.2。今天就来分享一下个人对这些内容的认知,也就是对于目前M.2 SSD硬盘的相关知识。
一、M.2是什么?首先,M.2是一个接口,出现在笔记本、台式机上的插槽。M.2接口主要替代了mSATA接口。mSATA长这样:
在几年前的笔记本里出现,作为笔记本的主硬盘,有点是小,不占空间,可以让笔记本变得轻薄,最初是intel为超极本而推广的。
形状和全高无线网卡一样,但是使用的接口不同,所以不能混插。但是mSATA仅只支持SATA3.0协议6Gb/s的理论传输速度使其无法适用于更多的场景,更跟不上SSD的性能发展。目前因为其小巧的特点,应用在了固态移动硬盘这个场景下。
随之而来的则是Intel主推的M.2接口规范,相较于mSATA,M.2接口在传输带、容量、轻薄等方面都有更多的优势。所以也就逐渐从笔记本这种小空间内使用逐步走向在台式机也能使用的现象。
其次,M.2 SSD 共有三种规格尺寸,分别是42mm*22mm,60mm*22mm,80mm*22mm。其实也就是我们平时看到的硬盘上2242,2260,2280这个数字对应的意义。不同的长度可以容纳不同数量的闪存颗粒,因此也就可以达到不同的容量上限。目前我们常见的都是2280尺寸的。不过很多周边产品,比如硬盘盒,都会支持三种尺寸。
再次,m.2接口有两种类型:Socket2(B key——ngff协议),Socket3(M Key——nvme协议)。其中Socket2支持SATA、PCI-E*2接口,最大速率可达到700MB/s,写入也能达到550MB/s。而Socket3可支持PCI-E *4接口,理论带宽可达4GB/s。上图中左1左2都支持NVMe协议,而右一则只支持SATA协议。因此,选购或者更新M.2 SSD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接口类型、支持协议、支持主板。
所以M.2就是一个接口类型,与SATA、IDE是同一层次的概念,IDE接口基本已经看不到了,SATA是主流,M.2也已经在慢慢普及,而且速度相当快。
相信即便不懂,你也听说过M.2 SSD支持SATA总线、PCI-E总线。在这个层面,SATA和PCI-E都是总线(通道标准),与主板上的物理接口不是同一个概念。
如果提到SATA3.0,你可能会有音箱,这个总线的传输速率极限是6Gb/s,也就是最大传输速度能达到600M/s。所以目前选购2.5in SSD的时候,宣传页面速度都是550M/s,毕竟传输是个损耗的事情,不可能达到理论标准,不过走SATA3.0总线的SSD已经发展到极限了,也就是550M/s的传输速度已经是SATA3.0的极限了,搜索一下基本所有商家的2.5in SSD都能够达到550M/s的传输速度。
所以即便是M.2接口的SSD,如果走的是SATA通道,不管你怎么测速,速度不可能超过6Gbps,换个角度,如果测试出来的速度低于6Gbps,应该就是走的SATA通道。
与SATA通道对应的另一个概念是PCI-E,也是一个通道概念,全称是PCI-Expss,目前主流的应该是PCI-Expss Gen3 x 4通道。其中Gen3是PCI-Expss的代数,类似于USB协议的USB1.0,USB2.0,USB3.0。而后面的 x 4则是在主板上插槽的尺寸大小了。
目前主流的M.2 SSD都是PCI-Expss Gen3.0 x 4通道,如果是笔记本更换SSD的话,同样要搞清楚笔记本主板M.2插槽支持的通道版本。比如我之前没了解,给小米笔记本15 pro 2019款增加了一个aigo P2000 1T M.2 SSD,怎么测都达不到标称速度。于是去小米客服去咨询确认,才知道这款笔记本只支持PCI-Expss Gen2.0,所以只能达到这个通道标准下的速度。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