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美国互联网巨头卧榻不保:监管风暴即将降临

2022-06-17 16:20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数字专辑销售数据 明星的座驾 好看的女优 最新大型网络游戏 排名前十的婴儿奶粉 chigo空调是什么牌子 世界足球排名

去年2月,美国众议院召开反垄断听证会;反垄断委员会主席、罗得岛州民主党联邦众议员西西里尼(David Cicilline)直接对互联网巨头隔空发炮,“记着我的话,变革就要来了,立法即将来临”。

新浪科技 郑峻发自美国硅谷

酝酿筹备数年之后,美国科技行业的反垄断新法律终于要落地了。一场可能席卷整个互联网行业的监管风暴,正在降临到谷歌、亚马逊、苹果和Facebook等科技巨头身上。

显而易见,这项法案的直接受益者就是那些巨头们的小竞争对手们。他们已经对这一法案期待多年。本周一,数十家美国互联网企业和行业机构联名致函美国参议院,呼吁国会尽快通过这一新的反垄断法案,立法精致亚马逊、谷歌、苹果和Facebook等互联网巨头偏向自家的产品与服务。

经过5个月的征求意见和修订之后,这项法案终于有望在本月进行正式表决。按照美国参议院的立法流程,一项法案需要得到60位参议员的支持,才能结束立法辩论程序,正式进行参议院全体表决。由于两党高度对立,拜登政府的基建、控枪、堕胎、平权等诸多重要法案都因为无法达到60票的门槛,而在辩论过程中陷入泥沼,无法进入表决过程。

今年年初,参议院司法委员会委员、得克萨斯州共和党联邦参议员克鲁兹(Ted Cruz)对这一监管法案投了支持票。随后苹果CEO库克主动联系了克鲁兹,在两人的直接通话中对这一法案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据克鲁兹表示,库克担心这一法案会提升苹果的隐私保护难度,在未来难以有效保护消费者的数据与隐私。

共和党在参议院资历最深的艾奥瓦州联邦参议员查克·格拉斯利(Chuck Grassley)是这项法案的共同提出者,他也在公开力挺这一法案。已经88岁高龄的格拉斯利甚至呼吁参议院多数派领袖、纽约州联邦参议员舒默(Chuck Schumer)尽快进行投票,“我们需要在6月通过这一法案,我们需要尽快在参议院进行投票”。

值得注意的是,丽娜汗和坎特的提名确认并没有受到参议院共和党人的抵制,两人的参议院提名确认投票结果都是69:28(吴修铭的任命不需要参议院确认)。显然,加强对互联网巨头的监管,遏制他们不断膨胀的经济与社会影响力,已经成为美国政界两党过去几年的共识。

相比此前的不可持续的实体资产,如今的用户数据具有更大的价值。而且数据是永续的,用户在使用产品时会不断生成新的数据,大量的数据持续推动算法提升,继续扩大巨头们的主导优势。苹果、谷歌、亚马逊和Facebook同样也是AI领域的巨头,他们控制着用户的网络入口,掌控着用户社交联络、消费购物、兴趣爱好等几乎所有的数据。

去年,拜登先是委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吴修铭进入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担任科技与市场竞争政策的总统特别助理。其次,他又令人惊讶地提名年仅32岁的哥伦比亚大学女学者丽娜汗(Lina Khan)出任FTC主席职位,把这个最重要的反垄断位置交给了这位因为主张打压亚马逊而一举成名的激进派学者。而后,美国司法部反垄断部门负责人的职位也交给了知名反垄断鹰派律师坎特(Jonanthan Kanter)。

简单的说,这项法案就是要捆住巨头们无所顾忌四处拓展的竞争触角。不过,美国立法者们还扩大了该法案的监管范围,将TikTok这样大受欢迎的社交短视频平台也纳入其中,强调了互联网巨头平台不得与美国政府认定可能会有国家安全威胁的公司共享数据。

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亚马逊和Meta分别在政府游说方面投入了2030万和2010万美元,各自都创下了政府游说的投入新高,2020年他们的投入分别是1880万美元和1970万美元。而谷歌和苹果去年则分别在政府游说方面投入了960万美元和650万美元。

联名上书的不仅包括了Yelp、Spotify、Sonos、DuckDuckGo等科技互联网公司,也包括了美国书商协会(American Booksellers Association)、美国独立企业联盟(American Independent Business Alliance)、小企业崛起(Small Business Rising)等行业商会。

过去几年,面临着日益沉重的反垄断压力,科技巨头们也不惜重金地在华盛顿特区进行游说。亚马逊、Meta和谷歌这些互联网巨头不仅雇佣了大量前曾经在国会和联邦政府任职、人脉颇广的人员来负责打理政府关系,更每年投入超过千万美元进行游说,通过各种方法影响着美国立法过程,是美国国会游说投入最多的企业。

众议院反垄断调查报告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明确要求修改美国反垄断法律,推翻伯克和芝加哥学派确定的反垄断监管基石。此前美国反垄断监管法律的基本判断标准是以消费者为重心,即垄断是否影响到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美国众议院调查报告建议国会重新拟定反垄断法律,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变化,将垄断判断标准改为以行业竞争为重心,即垄断是否影响到行业其他竞争对手的创新。

科技巨头们的反对理由一如既往。他们认为这一法案会阻碍他们保护用户的隐私和安全,影响他们完善Amazon Basics和谷歌地图这样的平台自有产品与服务,从而最终损害到美国普通消费者的利益。

而另一方面,诸多规模较小的互联网公司却面临着双重竞争劣势。他们不仅财力与体量都无法与网络巨头抗衡,还要在巨头们打造的平台上,按照巨头制定偏向自己的游戏规则,与包括巨头产品在内的诸多对手激烈竞争用户。

随着美国政府进入拜登时代,互联网反垄断风暴并没有因此停止。拜登延续了对互联网巨头的强硬监管态度,先后委任了一批积极主张打压与限制互联网巨头的强硬派学者们。

过去几年时间,Spotify、Yelp、Sonos、Yelp、Epic Games等诸多互联网软硬件公司已经对各自领域的平台巨头积怨颇深。他们先后在美国和欧洲等地,对苹果、谷歌等科技巨头制定的平台规则提出投诉,要求监管部门展开反垄断调查,甚至是亲自起诉对簿公堂。

不过,消费者维权机构消费者报告(Consumer Report)公开支持科隆布查。他们发表声明称,科隆布查和格拉斯利的这一法案旨在“重设科技巨头、消费者以及小企业之间的力量平衡版图。”

两党达成罕见共识

尽管美国监管部门和立法部门酝酿这一监管草案已有数年时间,但正式起草提出则是过去一年的事情。今年1月20日,美国参议院司法委员会以16比6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反垄断委员会主席、明尼苏达州民主党联邦参议员艾米·科隆布查(Amy Klobuchar)起草的这一法案,从而为该法案进入参议院正式投票表决开启了绿灯。

看全文

尽管两党在其他议题上几乎争锋相对,但互联网反垄断问题却是两党为数不多拥有诸多共识的议题。虽然出发点有所差别,但两党诸多议员们都对互联网巨头们有着诸多不满,都希望通过反垄断以及其他立法,遏制谷歌、Meta等巨头们日益膨胀的经济与政治影响力。

这项法案的监管对象就是那些占据主导地位的数字化平台,意在规范平台竞争准则,创造平等竞争环境,禁止互联网巨头在他们自己的平台上偏向自家产品与服务,从而为诸多中小竞争对手创造和拓宽业务增长空间。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蛮便宜
  • 抠门网
  •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