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智能手机之后下一代计算平台是什么?
回顾计算平台载体的进化,有一条很重要的主线:用更小体积完成更多任务。
四川在电子信息制造和软件领域都有很好的基础,电子信息产业是四川首个突破万亿元产值的支柱产业。根据工信部数据,四川省2021年完成软件业务收入4555亿元、居全国第七,其中成都完成4456亿元、居全国副省级中心城市第五。抓下一代计算平台机遇,建议四川围绕三方面着力。
夯实基础、超前布局、营造生态,避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下一代计算平台属于未来产业,哪个领域会率先爆发仍具有不确定性。建议重点夯实各领域都离不开的人才、软件等产业基础,揭榜挂帅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增强产业创新能力,不急于集中发力细分领域;超前布局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在智能汽车、智能终端、工业软件等方面发展迅速。建议四川加强与重庆协同,共抓下一代计算平台机遇,如在自动驾驶汽车领域,川渝均建有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下一步可探索推动川渝政府产业引导世界的桥梁。三是AR/VR应用开发时间大大缩短。几年前需花费数月来开发的AR和VR体验,如今只需要几周。四是由于技术的新发展和产品价格的降低,AR/VR变得比过去更加亲民。
夯实基础、超前布局、营造生态,避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为创业者营造大胆试错的创业环境,遴选培育具有新赛道感的高成长企业;加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相关产业的协同和布局,形成发展合力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要提供比智能手机更多的应用场景,在短期内打造出颠覆性的下一代计算平台载体并非易事。对很多人而言,手机仿佛长在手上,成为身体的一部分,人们可以用手机交流、阅读、办公、娱乐、打车、购物、付费,所以它是你的电话、报纸、电脑、商店(中国区)APP数量就有135万款。目前在可穿戴设备或者其他计算平台载体中,还没有能向下全部兼容手机应用场景,并实现更多功能的消费级产品,比如还很难随时随地用AR或VR眼镜发朋友圈,或者用智能手表去玩大型技术、CEO马斯克宣称,将在9月底的、小马智行等企业的自动驾驶出租车。随着训练数据的积累,以及车路协同、高精度地图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汽车机器人会迎来比较快的发展,将为未来出行带来革命性变化。汽车这个载体的内涵也会发生改变,未来的汽车机器人将不再仅仅是个出行工具,也可以成为一个个移动电影院、会议室、游戏室、旅馆,催生更多商业模式创新和市场机会。
消费者感知明显的计算平台载体变化,大概是从个人电脑(使用Core i7、Windows等软硬件计算平台)到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使用Snapdragon、iOS、Android等软硬件计算平台)的过程。其进化路线总结起来,一是平台计算能力越来越强,而且对温度、压力、空间、色彩等现实世界的感知能力与日俱增,可以处理更复杂更多样的任务。二是设备体积越来越小,“电脑”从桌面上变到口袋里,特别是从3G到4G/5G时代的跨越,让手机等设备形成庞大的全球化移动网络生态,使得很少有人能“逃出这张网”。三是人机交互方式从键盘鼠标等外接设备到触控、语音、手势,越来越便捷。2007年发布的iPhone 开创了一个时代,多点触控技术让人和设备间的交互更自然,智能语音助手Siri(2011年)带来更直接的交互方式,减少了用户学习和时间成本。四是展示给我们的界面越来越精细、精美,画面声音对现实的模拟程度越来越高。20年前的手机用户可能很难想象,我们戴副眼镜就能观看一部大制作电影。这些进化让手机和可穿戴设备以更小体积完成更多任务,应用领域和场景越来越广。未来的计算平台仍将在这些方面继续优化。
建议四川从三方面发力布局下一代计算平台
国际投资同样认为,AR/VR有可能成为下一代计算平台,也认为它们实现爆发式增长不会用太长时间。在报告《虚拟与增强现实:理解下一代计算平台之争》中高盛认为和手机相比,AR/VR为人机交流创造了一个新的甚至更本能的方式,这是它可能成为下一代计算平台的重要理由。报告进一步分三种情况给出了发展时间表:一是在正常情况下,即相关头戴式设备得到较好普及,但仍存在携带性差、续航时间短等问题。这种情况下2025年AR/VR营收或达到800亿美元。二是在快速发展情况下,预计2025年营收或超过1800亿美元。三是在缓慢发展情况下,如相关技术遇到明显挑战,在安全或隐私上存在问题,预计2025年营收或为230亿美元。报告认为未来AR/VR技术能否普及的关键因素在于:用户体验的改善、技术壁垒的攻克、内容和应用程序的发展。而电子游戏、房地产、零售业和医疗健康将是AR/VR技术将要攻占的第一批行业。
在时间预测上,《经济学人》杂志给出了更为审慎的回答。其今年4月9日刊登文章《硅谷寻找下一个大型科技平台》认为,不要指望下一代计算平台会马上到来。上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手机面世,但却没有能在办公室以外的地方流行起来。文章特别提到目前的AR头戴设备,认为它处在和当年互联网手机类似的阶段——体积庞大、价格昂贵,目前主要在工业领域使用。但文章也提醒,一旦技术突破临界点、合适的产品出现,未来可能很快就会到来。
(文章来源:四川日报)
近日,关于“AR()、MR(混合现实)穿戴设备等也都是下一代计算平台可能的答案。此外随着技术的完善,丰富的生产生活场景需求也会牵引出人形和芯片(比如量子芯片)、交互、显示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才可能打造出比手机有更多应用场景的、以可穿戴式设备为载体的下一代计算平台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