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上海发文:支持培育5G+等未来网络生态,培育“元宇宙”新赛道
7月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示了此前印发的《上海市瞄准新赛道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赛道行动方案(2022—2025年)》、《上海市促进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三份文件。
1、在《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赛道行动方案(2022—2025年)》总体目标中提出,到2025年,“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达到3500亿元,带动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超过15000亿元、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突破5500亿元。支持围绕城市数字化转型,打造50个以上垂直场景融合赋能的创新示范应用,推出100个以上引领行业前沿的标杆性产品和服务。
支持超前布局未来网络,加快推进“双千兆”网络建设,培育5G+、6G、卫星互联网、Wi-Fi 7、IPv6等未来网络生态。加大计算能力支撑力度,推动云边一体布局、算力自由调配、云端实时渲染的新型云计算和边缘计算平台发展,培育基于容器化、开发运维一体化等技术的云原生应用。加快发展人工智能即服务,依托大规模公共算力集群建设,全面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发展区块链应用,探索Web3.0技术研发和生态化发展,推动分布式存储、可信认证、隐私计算、智能合约等融合应用。
加快发展虚拟现实终端,支持虚拟现实一体机、PC虚拟现实设备等技术升级,面向娱乐社交、沉浸影音、教育培训等领域培育差异化终端产品。迭代升级增强现实终端,推动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终端向低功耗、小体积、大视角、可变景深方向发展,加强从底层到应用全链条布局,培育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消费级产品及行业级解决方案。着力突破全息显示及体感终端,支持浮空投影、裸眼3D、空间成像等全息显示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推动体感设备向低成本、高性能演化。
该“行动方案”列出了八大重点工程:
1)元宇宙”关键技术突破工程
聚焦未来网络、智能硬件、终端系统级芯片、元器件、核心软件等重点方向,组织开展联合攻关和揭榜挂帅。鼓励在沪国家实验室和科研机构加大投入力度,力争形成一批具有引领性的基础理论成果。支持领军企业研制3D建模、计算机辅助设计、图形图像引擎等框架工具,以开源开放为导向,逐步扩大开发者群体。推进“东数西算”枢纽节点建设,打造一批国家级绿色数据中心集群。
2)数字IP市场培育工程
在上海数据交易所试点开设数字资产交易板块,培育健全数字资产要素市场,推动数字创意产业规范发展。逐步完善数字资产、数字艺术品、数字影视版权等合规交易机制,加强风险监管,探索数字人民币应用。探索建立多方参与、互联互通的数字创意联盟链体系。支持原创内容平台、交易平台及艺术家参与全球数字艺术品创制交易及国际标准制定。
3)工业“元宇宙”标杆示范工程
聚焦航空、汽车、核电、生物医药等领域,培育一批市级“元宇宙+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场景。支持企业建设基于多维感知、实时逆向建模等技术的智能制造孪生平台。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共同打造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研究工业领域“元宇宙”标准规则,推动数据、协议、规则统一,实现互联互通。
4)数字人全方位提升工程
着力突破高速动态建模、人体驱动框架、高精度数字场景创建等关键技术,推动数字人的采集、制作流程逐步简单化、一体化、自动化。支持运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改善人机智能交互体验。加强供需对接,促进数字人在数字营销、在线培训、电商直播、影音娱乐、服务咨询等多场景的应用。
5)数字孪生空间建设工程
培育城市数字空间运营商,整合公共地理空间数据采集、运营、管理,逐步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孪生工程。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市场化运作,开展场景级、部件级城市数字空间运营。聚焦城市观光、医疗协作、教育共享、交通运输等领域,推动长三角区域合作开发跨空间、沉浸式应用。探索形成统一开放的数据接口、底层平台和连接标准,推动各类物联感知数据实时接入。
6)行业龙头企业引育工程
聚焦关键技术、基础设施、智能终端、数字工具和集成应用等领域,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硬核”科技企业。着力吸引一批新型头部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来沪发展。开放城市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集聚一批综合集成能力强、产业链上下游话语权大的“链主企业”。鼓励运用“元宇宙”技术,创新招商引资和投资服务模式。
7)产业创新载体培育工程
在关键技术领先、行业应用丰富、领军企业集聚的区域,布局一批市级“元宇宙”产业创新园,升级一批市级特色产业园区,加快推进园区周边交通设施、人才公寓、生活服务设施配套等建设。支持企业、科研机构等联合成立“元宇宙”行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及人才培养基地。鼓励本市高校发挥学科融合优势和科研引领作用,建设“元宇宙”技术应用研究中心。
8)数字空间风险治理工程
加强未来网络、云边计算、智能交互终端及数字基础设施的内生安全,保障海量数据的存储、传输和使用。强化“元宇宙”领域法治建设,在数字成瘾、内容安全、个人隐私等方面推动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管,夯实“元宇宙”数字空间平台主体责任。打击违法违规活动,防范金融领域过度投机、恶意炒作等现象。
1、在《上海市促进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中,到2025年,上海智能终端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营收千亿级企业不少于2家、百亿级企业不少于5家、十亿级企业不少于20家。新增智能工厂不少于200家,实现整车企业100%达到智能工厂水平。其中,智能网联汽车产值超过5000亿元,具备先进智能网联功能的新车产量占比超50%。培育千亿级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虚拟现实等电子终端产业、百亿级智能机器人产业。
主要任务方面,对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交互终端、智能家居终端、智能穿戴终端、信创终端、软硬件基础支撑体系共计七大层面提出了具体任务。如:
1)虚拟现实交互终端
提升虚拟现实硬件成熟度。围绕近眼显示、感知交互、网络传输、渲染处理等关键技术,综合提升终端功耗、便携程度、计算能力等指标,推进近眼显示屏、感知交互设备、开发工具等重点环节实现突破。
推进产业应用生态创新。积极推进虚拟现实交互终端在游戏娱乐、互动社交、教育培训、工业检测、远程医疗等场景的应用,鼓励企业强化“虚拟现实+”赋能能力,探索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支持企业通过建设新型算力基础设施,打造内容制作与分发平台,进一步丰富内容,带动终端需求。
2)智能家居终端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