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丨安徽:科技进步添动力 创新发
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安徽,2014年建档立卡识别贫困村3000个、贫困人口484万人。坚持精准扶贫,安徽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十大工程”,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到2020年,3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继续向着乡村振兴迈进。
新华社记者
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扛稳粮食安全责任
以新科技为传统产业赋能。十年来,安徽集成电路产业、新型显示产业、智能语音产业等加速发展,有4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芯屏器合”为标识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制造业增加值、数字经济增加值均超1万亿元。
不止长江,淮河11万余人从“水口袋”里搬至安全地区,在从人水争地到人退水进的过程中探索人与自然的相处方式;巢湖综合治理累计完成投资390亿元,努力打造合肥最美名片……
以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大动力
7月1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安徽夏粮总产量344.48亿斤,比上年增加4.5亿斤。
采煤塌陷区一度是皖北等地民生“痛点”。安徽近年来加快集中式搬迁、发展式安置、开发式治理步伐。截至目前,仅淮北就累计投入资金150多亿元,安置搬迁群众20多万人。
在合肥举行的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上,人们观看运行中的智能机器人(2021年11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指出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靠深化改革。
在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工作人员对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进行升级改造(2021年4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十年来,坐拥“三山三江二湖”的安徽着眼永续发展算大账、算长远账,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在合肥市蜀山区小庙镇段冲村,收割机将小麦装车,确保颗粒归仓(2022年5月2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陈三虎 摄)
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村民陈泽申在整理码放着当地特产的货架(2022年5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杜宇 摄
淡蓝色的画面上,只见万里长江奔流入海,淮河、钱塘江、太湖、巢湖如带如镜,一座座城市星罗棋布……这是7月12日“巢湖一号”合成孔径雷达卫星从太空传回的长三角区域高清画面。
参会人员在合肥举行的2021量子产业大会上参观“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模型(2021年9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