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其实现在的笔记本电脑还存在着很多配置奇葩的现象(2)
苹果的Macbook其实是近几年PC进化的标杆性产品,尽管全球PC出货量的同比跌幅百分比已经在两位数,但苹果整体在PC产品线上的跌幅是在所有厂商中最小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更重视设计感和用户体验的精致产品,依然具有稳定的用户群体支持。
但PC产业的变革已经迫在眉睫,华为在宣布推出MateBook笔记本电脑之后,之所以引发产业的高度关注,我认为有很大一方面是用户期待新的参与者用创新打破桎梏,用技术创新来彻底推翻表面参数和指标不断进步、但用户体验停滞不前的传统PC产业。
巧的笔记本电脑美图,但到了线下卖场,其实很多台式PC和笔记本电脑还是一副傻大黑粗的模样。在我看来,PC产业的衰退,其他智能移动终端的侵袭是不可忽视的外因,但PC产业内部结构固化、缺乏创新热情,所谓的技术创新与用户需求背道而驰,才是更重要的主因。
但只要翻阅近十年来互联网的流量增加值,以及用户使用各类终端的平均上网时间,就会发现用户其实对于终端设备和依存度和普及率都是在上升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在家庭娱乐的应用中,事实上已经逐渐取代了PC。
为什么传统PC会遭用户嫌弃?
华为进军PC,如果只是去跟传统PC厂商拼配置、拼价格,我认为那基本毫无胜机;但如果华为能够针对PC产业以往的顽症,让PC真正进化成时刻在线的办公利器,让各种设备和数据的沟通变得更加简单和快捷,并能够打造一个能够催生各类软件应用蓬勃发展的生态系统,那么接棒苹果彻底完成推翻傻大黑粗、设备孤立、应用贫瘠的PC旧王朝,其成功概率其实并不低,值得放开手脚放手一搏。
我认为新款PC之所以很难再打动用户以及PC产业进化的一个关键点,在于厂商们做出的创新,对于用户的应用和体验来说基本上改变不大。在PC领域,微软和英特尔的主导地位稳固,所以PC的创新基本上是由微软和英特尔来推动的,但近几年来他们的创新方向和用户的实际渴求并不合拍。
在商用办公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部署更便携的平板电脑。传统PC除了在复杂操作环境下的生产力工具方面顽强固守之外,企图用触控、多形态等手段反攻移动设备的努力,收效并不大。
除了《暗黑破坏神3》、《魔兽世界》等经典游戏巨作发布,我已经想不起身边的朋友大规模购买PC是什么时候了。在游戏PC或者游戏笔记本领域,近几年的销量成长是较为乐观的,在我来看,大多数家庭已经不再把PC当做一个大而全的信息中枢了,所以还想让PC扮演全能战士的尝试注定是越来越难走通的,PC未来的进化方向应该是越来越个性化、定位精准化。
从英特尔酷睿第三代处理器,视频压缩的效率提升都接近翻倍,但在现实中,可能绝大多数用户都没有把1080P的高清电影转成480P的经历,想在手机上观看,直接用APP缓存或者下载480P的片源后再拷贝到手机上即可。对于真正需要视频转码的专业用户,高速视频同步技术导致的画质损失又是他们不愿去接受的,这种假想的应用需求和随之产生的创新,浪费了众多宝贵的研发经费,其实际效果和价值却是大打折扣。
希望获得超长待机的移动办公用户,没必要为性能强劲的GPU埋单;而那些对计算性能非常在意的用户,你没有必要非在他们不在意的机身体积和功耗上浪费太多精力。未来用户对PC的需求依然会长期存在,尤其是在作为生产力工具的时候,但他们只会为自己需求的功能和性能埋单,想要一箩筐兜售对他们来说无用但却强大的硬件配置将会变得越来越难。
PC进化为何会陷入阶段性停滞?
我亲自试用过华为MateBook之后,虽然我认为它的键盘支架调节角度设置还不够灵活,但整体而言,这款Matebook已经可以跟经过了4代产品更迭、目前已经相对成熟的微软Surface book去正面抗衡了。
微软对于触控交互技术的判断,我认为也出现了重大的误判。苹果iPhone用触控屏改变了用户的交互习惯和整个手机产业,但触控交互的屏幕尺寸需要以手腕和手指转动就能覆盖为准,屏幕对角线基本上就是25厘米(10英寸)左右,但随着Windows8发布的一系列大尺寸台式一体机和触控笔记本,都需要手臂移动才能覆盖整个屏幕,而且Windows软件商店奇葩的向开发者收费、而不是给开发者分成的策略,使得适用于触控屏幕的PC软件应用极为稀少。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