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GMIC全球金融创新峰会:当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遇到金融

2016-05-27 20:24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水黛之碧落黄泉 孙天柏 船到桥头自然直19楼 解密请求交易串失败 性女传奇bt 强宠妈咪来袭 黄土高坡谁唱的好听 ww.kkbokk.com 岚山人事人才网 cty on my shoulder 辽宁艾若厨卫电器 swg5


  当人工智能遇上金融:“刷脸火了”

  今年3月,随着人机围棋大战最终以Alpha Go 4:1完胜李世石的战绩收官,Alpha Go所代表的人工智能概念开始蹿红。而从2015年开始,中国互联网公司也掀起了布局人工智能的热潮,扩展人工智能团队。在金融界,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技术正逐渐受到青睐。

  “人脸是非常自然的生物特征,首先它便于携带,不容易遗忘,也不需要人去主动配合,是非配合式、非侵入式、用户体验非常好的生物验证手段,它也有官方可靠的数据源满足银行风险控制和身份验证要求。”旷视科技(Face++)云产品副总裁吴文昊表示,人脸识别技术进入金融行业并非偶然现象。

  中信银行软件开发技术中心平台开发处处长陈海表示,对于传统商业银行而言,合规经营是其工作底线,为客户服务则是其最大价值。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服务有两个本质需求,一是客户在银行做交易的时候完成安全可靠的认证,传统方式是使用密码。二是银行网点能够识别这个客户。“只有好的安全认证手段才能为客户带来一种安全感,同时能够识别出客户身份才能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陈海称,银行里面存在许多场景,例如跨境汇款、大额存款、贷款授信等环节,能够识别客户,进而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是银行的需求。

  据陈海介绍,2015年,中信银行与旷视科技合作,引入了人脸识别技术,首先在柜面和客户交易的时候引入了相关流程,未来会在智能柜台,客户到网点以后使用设备自助服务场景也会使用刷脸场景。下一步,中信外拓人员开展信用卡、存贷款业务时也将成为人脸识别的应用场景。未来,该技术有望运用到移动互联网上,“在移动互联网上体验刷脸的感觉”。

  不过,人脸识别的实现并非易事,吴文昊表示,人脸识别是人工智能中机器视觉技术,背后需要强大的深度学习算法作为支撑。

  “近几年我们感觉科技改变潮流愈发明显了,包括5G技术的应用,可穿戴设备的发展以及智能分析能力的提升,传统的金融行业已经感觉到了这种压力。”陈海表示,随着竞争者的增多,传统金融行业需要在技术储备和思想层面都提前布局。

  “互联网+”改造征信体系

  互联网征信在2015年可谓是风头“一时无两”。包括腾讯征信有限公司、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在内的8家机构成为首批获得个人征信牌照的机构,被获准进入大数据征信业务。而数据和技术正在成为互联网征信的关键门槛。

  在全球金融创新峰会上,芝麻信用副总经理邓一鸣表示,整个普惠金融的升级所带来的需求,技术发展、数据的应用以及信用体系的完善,为芝麻信用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芝麻信用专注征信行业,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真实性的问题;二是靠谱度问题。”邓一鸣表示,“互联网+信用”后,在用户授权后通过采集方方面面的数据,通过云计算、机器学习等,让没有信贷历史的人也享受到了信用带来的普惠金融便利。

  邓一鸣称,作为蚂蚁金服旗下独立的第三方征信机构,目前芝麻信用接入的外部数据源在八成以上,包括政府的数据,而阿里的数据源只占约10%。目前,通过与芝麻信用的合作,包括拍拍贷、广发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约280亿元。

  在他看来,“互联网+信用”并没有改变征信行业的本质,即对经济信用的评价和违约概率的预测。移动互联对征信带来的改变有三:第一,最大的改变是数据采集宽度与实时性得到了提升;第二,新技术的应用令信用评价更加准确;第三,用信过程变得更加便捷,应用、服务场景更丰富、用户体验更便捷。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蛮便宜
  • 抠门网
  •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