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智能手表真安全还是噱头?

2016-06-01 16:20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k8.pm 后楼梯的少女 冈比亚大王 放尿王国 好色俏表妹 红颜祸水之点绛唇 孙雅静linda 锈水财阀军需官 阴岳 异世黑火 爱上男尸 纪爱妍 甜妞追逃夫

智能手表真安全还是噱头?

市场信息网   2016-05-19 10:20:02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   作者:胡军   评论:

图片来源:百度

        编者按 都说消费者的痛点就是产品的卖点。智能手表宣称的安全功能可算是切中要害:千里寻子、老人走失等新闻不时见诸报端,使得老人和孩子的安全成为每一个中青年消费者内心的隐忧。而这一消费群体又是最具消费实力的,他们在老人和孩子身上的花费往往是只问效果不计成本。因此,当智能手表一经上市,便受到了他们的热捧。那么智能手表真的能成为消费者的监护助手吗?具有定位等功能的智能手表真的能确保孩子和老人的安全吗?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采访。

  儿童被拐、老人走失等新闻时有发生,智能手表上市以后,其电子围栏、GPS定位等功能一下子就戳中了为孩子和老人安全问题担忧的中年人群,于是标榜“安全”功能的安全型智能手表迅速引爆市场。

安全隐忧刺激刚性需求
  “每次在网上或者微信上看到儿童被拐卖的新闻,就恨不得一天24小时把孩子带在身边。”说起孩子的安全,家有8岁学童的北京家长禹女士忧心忡忡。
  自2014年面世以来,儿童智能手表便受到许多家长的追捧。目前,市场在售的主流安全型儿童手表主要目标群体都锁定在3岁至12岁儿童,定位精度大都在50米至100米之间。“儿童智能手表卖得特别好,尤其是小学开学前后。”从事智能手表销售近两年的山东经销商周先生告诉记者,“主要就是定位,当然也有家长追求双向通话或者监听这些功能,操作都非常简单方便,一般下载APP就可以绑定手机,随时可以锁定孩子的位置,但是精确度确实都不高。”
  北京消费者牛先生非常担心患有轻度老年痴呆症的父亲走失。虽然牛先生已经在家里安装了远程监控系统,但还是想买一个带定位和急救呼叫功能的智能手表给老父亲用。“我觉得不仅得了老年痴呆的,应该是所有老人都应该有这么一个东西,来保护老人的安全,包括盲人、聋哑人等等伤残人士,至少可以避免走失吧。”不过对于智能手表的安全功能,牛先生仍然建议持谨慎态度,“防走失还行,防拐可能悬点,人贩子也不蠢,看到智能手表肯定第一时间就给抢走扔了,上哪找人去?再说了,那电池才能用多久?”
  据了解,目前安全型智能手表最为吸引人的功能主要集中在电子围栏、GPS定位、轨迹回放、手表监听等功能。

功能浮夸难获人心
  “感觉有些功能并不实在,尤其是定位精度和电池。你买的时候,看到的参数好象挺准的,实际用起来一差就是好几十米,这要是在人流密集区,作用就更有限了。”说起安全型智能手表的功能,黑龙江消费者林女士认为有些浮夸,“而且那电池,耗到下午,基本上就没了,总不能要求人贩子一大早就去拐人吧。”
  虽然林女士的表达有调侃的含义,但绝大多数使用者均表示,智能手表监控范围非常有限,定位精度很不理想。而且,没有GPS定位信号强弱的提醒,在信号较弱的地区,很难定位清楚。“定位精度完全取决于GPS、北斗这些服务提供商提供的信号精度,但是也跟厂家愿意花多少钱、购买多高精度的信号有关系,小品牌可能用的就是通用信号,大品牌可能会购买精度更高的信号。”专业从事北斗定位产品开发和智能设备信息安全的重庆某科技公司负责人刘先生告诉记者,“更危险的是安全产品本身不安全,很多智能手表存在安全漏洞,可能导致使用者的信息泄露,包括日常行走轨迹、实时环境声音等等,因为绝大多数厂家都没有对智能手表的信息进行加密,很容易被截获。”
  2015年9月23日,专门研究智能设备安全性的技术团队NumenTeam发布的儿童智能手表行业安全问题公告显示,造成儿童智能手表信息泄露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部分品牌的后台查询接口、权限控制不严格;二是一些品牌为了方便,在家长手机端使用默认密码,导致黑客可以简单修改密码造成家长无法登录;三是有的数据查询接口暴露了过多信息。

标准缺失凸显丛林法则
  “不是谁的功能好就卖得好,而是谁的推广做的好,产品就销得好。”一直试图跟更多厂家合作,推动安全型智能手表信息安全的刘先生告诉记者,“市场就这样,山寨厂也好,代工生产也好,其实都是搞来零部件进行组装,谁都不愿意上更高级别的安保,担心成本上去以后卖不动。”
  据了解,目前国家对智能手表等智能穿戴设备还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产品质量也良莠不齐。智能手表被认为是一种可穿戴智能设备,仅广东省深圳市有相关政策规定,但大部分均是扶持计划,对于智能手表的生产标准和规范、销售资格并未做出规范。
  “安全型智能手表缺乏统一的生产标准与销售规范:一方面是因为智能手表作为新兴事物,一时间不知道该划归到什么具体领域内;另一方面,现有的标准规范没有办法适应快速发展的智能化节奏。”对于标准建立的问题,从事国家标准研究多年的北京某商业咨询公司负责人陈先生认为并不容易,“可能需要建立一整套的安全管理体系,而不仅仅是出台一个标准。”
  在采访中,绝大多数受访者都表示,老人用的智能手表可能相对要求会低一点,但儿童作为特殊人群,智能手表的安全性必须符合儿童特征。国家应该针对儿童智能手表存在的辐射、易燃、材料毒害性等问题尽快出台相关生产标准,提高市场准入门槛,解决市场乱象。


迷失在时尚与功能之间
  2013年是业内公认的智能手表元年,然而,三年以来,在智能手表取得了一定的市场支持,涌现了难以计数的品牌和型号的产品之后,真正的消费需求到底是什么仍然是未知数,业界也因此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流派:时尚派和功能派。不过,每个品牌都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兼顾时尚与功能。
  2015年,业内预测的智能手表市场爆发并没有如期出现,但各种纠结在功能和时尚之间的新品仍然层出不穷:3月初,华为在巴萨的新品发布会上,发布了新款智能手表HuaweiWatch,这款搭载了 Android6.0Marshmalow系统的新品通过与智能手机的连接,可支持包括WhatsApp、微信、Viber、Telegram和 Nextplus等等应用;几乎与此同时,卡西欧展示了一款针对户外设计开发的智能手表WSD-F10,搭载AndroidWear操作系统,配备气压计、磁罗盘、加速度计、陀螺仪以及磁强计等传感器,还能显示海拔高度、日出日落、潮汐等基本的户外数据……“往好里说,这些新产品就算是个手机伴侣吧;残酷点说,就是个高级的手机配件!”对于市场不断涌现的中高档智能手表产品,从事智能电子产品销售多年的河北经销商王先生的看法简单明了:“完全脱离手机功能的智能手表,功能就显得不够用。”
  因此,第一代智能手表大多都是“牺牲”了设计,而将注意力大部分都放在功能的实现以及软件平台上。大部分智能手表主体采用橡胶材质,两端设有银色涂层金属,防震防水,就算洗手、洗澡、甚至游泳也没有问题。当然,这跟传统的手表有着明显气质上的差异。第二代智能手表,则逐渐有所改变,将传感器内置进了手表表盘,材质也开始有所变化,如三星Gear2可以更换表带,用户可以买几种颜色的腕带替换,并可以放进兜里、挂在脖子上等,摄像头位置也不局限于表带上了。第三代智能手表,由于众多传统奢侈品概念的加入,中高端新品逐渐开始向高端手表产品的外观靠拢,同时强化软件的应用。
  “远远不够,而且感觉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越来越脱节,强调功能的消费者对时尚高端的外观不买账,强调时尚的消费者对功能应用并不满意。”从事智能手表开发快两年的深圳某设计公司的高级设计师李先生深感头疼,“整个行业内都在纠结着,到底消费者需求什么样的智能手表产品?”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蛮便宜
  • 抠门网
  •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