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要让云市场三分天下的IT女网红是怎样诞生的
在网红经济大潮来袭的当下,品高云实力网红,公司副总裁周静受邀参加于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2016商业伙伴英雄会”,并荣获领袖人物奖项。
品高云副总裁周静被授予寓意IT领袖的“小金人”
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同样,在IT界,一个人只有在事业的开创中赢取订单也反思经验,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客户、合作伙伴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有内涵的IT网红。
品高云副总裁周静,就是这样一枚成长于新时代红旗下的IT网红。正如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在全球互联网界备受推崇来自其每年推出的《互联网趋势报告》一般,周静的影响力也来自她对云计算市场的前瞻性洞察。
就像她曾经津津乐道的,比如,亚马逊2006年发展云计算,品高云2008年紧随开始了云计算研发,2010年就推出业内首个IaaS商用云产品,几个月后,才有OpenStack开源项目成立,以及VMware发布vCloudDirector。
比如,2011年品高云与阿里、盛大同期开启公有云业务。比如,2013年品高云提出向企业IT向云和移动化转型,与微软CEO纳德拉此后的云和移动化战略不谋而合。比如,2014年品高云提出的IaaS+概念,被Gartner验证。
如果说以上决策更多是品高云人的群体智慧,那么周静的如下两个言论则更具传奇色彩。
一个栗子:
去年4月,周静曾在博客中写道:OpenStack这么豪华阵容,为啥企业还上的这么慢?
IBM、HP、VMware、Dell……几乎所有的IT厂商都加入了OpenStack阵营,阵容豪华的不管是硬件厂商、还是软件厂商,甚至VMware这样的可以说是OpenStack的竞争对手,都参加了,从2011年开始,一年比一年热,似乎未来已经毫无悬念!但是…… 应该说,从技术角度来看,OpenStack已经越来越成熟,不稳定的地方越来越少,从市场角度,2014年开始,企业云化速度在加快,市场已经苏醒,那么为什么Nebula会倒在黎明的前夜,与持续的社区热闹相悖的,是企业的犹犹豫豫,甚至看到很多原来选择OpenStack的企业也在重新选择?
为什么?
1、 缺乏龙头企业带领建立生态圈,技术选择复杂,互操作性难以协调
可以说虽然开源体系发展了这么多年,但是像OpenStack这样把这么多技术范围都想定义好标准接口,组成一套庞大系统的还是绝无仅有。涉及的那么多技术中,每一种技术都有多个厂商的代码提交,本身都有适用场景、也良莠不齐,到底该如何选择、取舍,本身其实缺乏老大一锤定音,因此也造成了使用者的困惑和技术互操作性的困难,再加上服务体系的稀缺,客户使用的保障性和延续性都很难得到保证。而IBM、HP虽然支持OpenStack,但是,似乎都在选择上很暧昧。
2、 神一样的队友,神的心谁知道?
从参与的公司就知道,OpenStack几乎聚合了基础架构层所有的厂商,尤其是IBM。然而,Linux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小弟们都是想来混口饭吃,最重要的是大哥。IBM这个大哥当年撑起了Linux,可是今非昔比,11个季度的业绩下滑,压力山大啊。看看IBM收购Softlayer就知道了,那可不是OpenStack。HP呢?除了IBM,似乎他最为靠谱,然而去年底收购了Eucalyptus,以做亚马逊的私有云方案见长,而基于OpenStack的Helion,很不错,但是恐怕也不是大家想象的可以拿来就用,拿来挣钱的。也是,地主家也没余粮啊!再加上华为,叫着云管端、叫着被集成,但是庞大的硬件产品线几乎与所有厂商为敌,加上狼的天性令人恐惧,目前看来,他对OpenStack的热情看上去更像为了卖整套硬件解决方案。会不会绑死?华为说不会,但是大家都不信。
3、漫漫长路,可能等到最后?
去年我说,品高云希望在中国企业云市场能够三分天下取其一,其中,VMware肯定已经有一分,现在从企业虚拟化来说它太大了,要让出一部分。OpenStack应该有一分,不管是IBM、HP还是华为、华三,甚至于客户自建,品高云应该也会有一分。现在,品高云在不断发展,开始很慢一个企业一个企业的做,现在加快了,因为有合作伙伴的帮助,虽然不敢说生态环境已然建成,但是毕竟在政府、企业、央企、公安、互联网……都有了一定的案例和合作伙伴,从VMware转过来的合作伙伴也不在少数,但是Openstack的发展却是雷声大、雨点小。会议上人头涌涌,但数数案例,即使是技术强壮如小米,也是说的很是保守,听起来都捏一把汗。那么,要说OpenStack真的不行了,我觉得急功近利的抱大腿派们也别太早。
要叫我说呢?
1) 只打算在OpenStack生态中做一个小而美公司的创业公司们,只适合在产品稳定、生态健全的时候,进来发挥作用,现在进来,要么就打算咬紧牙关熬个十年,不怕困难,遇山开路、遇水搭桥,要么就只能傍个大款,赌赌自己的眼光是不是压对了宝。而OpenStack遇到的困难会让资本止步,这又将阻碍创业公司独立发展OpenStack。或许,这也是好事。
2) 真正要在云端做未来大哥的公司,长路依然漫漫,现在看到的只是承接过去硬件结构、应用架构的基础平台,已经复杂如此了,未来还有互联网+呢,大数据、Docker、乃至工业4.0、移动化、社交化,都在重塑未来的企业IT架构,这种演进中业务和技术的平衡,既要考战略又要考执行。
3) 开源是未来的常态,OpenStack现在碰到的问题,其实不是技术的问题,是生态重整的问题,未来的基础架构同质化一定会到来,每个服务公司甚至客户本身就能够轻易用开源框架搭个基础架构,只不过,那个时候,到底是不是OpenStack,谁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的是,至少现在还没到下结论的时候。
真相了:一年后,HP关闭基于OpenStack的Helion云平台,开源云遭遇各种坎坷。甚至连Garnter都忍不住跳出来评论,OpenStack去年全球收入仅3.5亿美元,并且相关厂商内外交困。
补刀:与之相反的是,在品高云这边,从腾讯私有云到招商局集团云平台,150多个大中型企业实践正在从运维运营的角度看企业传统IT部门的定位,以移动化来释放原有IT系统的架构压力,从开发架构、数据服务架构、公共服务架构来逐步将原有的应用开发系统架构向云架构迁移,为企业级的IT描绘了一张完整的画卷,以及一条明确的演进路径。
又一个栗子:
2013年底,周静提出:VMware走错了路,她说: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