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手环手表已经很努力了 但还差得远呢

2016-06-16 15:04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洪荒第一仙 冰王子驯服记 玮铭兄弟 洗头妹们乐疯了 喜格乐 云龙十三子 se.78pao.com 凌一尧 人肉 佟崇义 风行者观察站 厉嫣嫣 黄安瑜 www.yese.us www.ynpt.cn

  也许你直到最近还对日常活动对身体的影响一无所知,除了有时急着赶到办公室而气喘吁吁以外。你的心率有多高?睡眠习惯是否影响心率?消耗了多少卡路里?

  随着近两年来不断上市的活动追踪器和智能手表,不少人开始想这些问题。这些设备承诺能追踪步数、睡眠、心率、日照和卡路里等信息。只要在手上戴上一款这样的设备,我就能得到自己身体的精确信息。

  至少这些设备的设计理念是这样的。这些设备可以增强用户对自己健康信息的控制,轻易就能搜集到之前为人所忽视或只有医生才能测量的数据。而且这些设备的用途也不仅限于追踪数据;苹果、Jawbone 和微软等公司还会根据用户智能腕表收集到的数据提供建议。

  Apple Watch和微软 Band 智能手表用光学传感器来测量心率。Jawbone Up3 则用生物阻抗传感器来追踪心率,并有多个电极来测量用户皮肤的阻抗。这些传感器用来测量日常活动的身体数据是够了,但它们的精度能让这些可穿戴设备化身为数字医疗工具吗?

  根据雷锋网的消息,谷歌在本周二公布了一款医疗级别的健康手环,不过它不会面向消费者,而是主要面向临床。但此前,谷歌已经联合LG等公司,推出过智能手表,也带有健康测量功能。谷歌这时候才公布这一产品,是不是说明让消费级手环服务于医疗还早呢?

  斯 克里普斯研究所基因学教授、心脏病专家、数字医疗技术爱好者 Eric Topol 表示:“这些设备的精度正慢慢向医用水准靠近。”在 Topol 看来,这些设备的发展目标很清晰:它们需要能精确测量关键身体指标,甚至监测糖尿病和心脏病等严重疾病。他说道:“精确度对于这些医疗指标而言至关重 要。”

  测试

  我们距离看到这样的可穿戴设备还有多远呢?MIT科技评论的编辑测试了一些智能设备,比如Apple Watch和微软 Band 智能手表,另外还戴了一个 Polar H7 蓝牙胸带,这是测量心率最精确的消费级设备之一。他测得的结果各异,有时候还相差很多。

  微软 Band 测得的心率数据和 Polar H7 最接近,有时候相差 1 到 2 次心跳/分钟,但最多的时候可以相差 13 次心跳/分钟。但Apple Watch的读数与 Polar H7 蓝牙胸带相比最多相差 77 次心跳/分钟。这些设备测得的卡路里消耗量也很不一致,一次早上的通勤的话,它们的读数从 143 卡到 187 卡不等。

  总 而言之,这样的表现很难让人相信,它们可以从收集到的数据中向人们提供深刻、精确的洞见,帮助医生诊断疾病,乃至在疾病发生前预测疾病。这些目标很难达 成,原因有很多。尽管手腕是监测身体状况的好地方,而且我们也经常在上面戴手表和珠宝,但要制造出一款经得起日常生活中各种考验,且让人佩戴起来舒服、美 观的设备却很难。

  而且每个人的身体都不同,手腕并不总是进行精确测量的好地方。卡耐基梅隆大学未来界面组负责人、人机交互助理教授 Chris Harrison 表示:“你可以制造出上百万块一模一样的智能手表,但佩戴它们的用户却各不相同。要找到足够好,适应所有人的设计真的很难。”

  Harrison 和其他专家们表示,多毛、易流汗、太胖或太瘦的手臂会影响光学心率传感器的读数,因为这类传感器监测的是血流。苹果在Apple Watch的一个支持页面中指出,纹身也会有影响,因为纹身用的墨水会阻挡光传向传感器。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蛮便宜
  • 抠门网
  •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