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超级电容行业或将迎来新拐点
投资市场的“香饽饽”
即便如此,国内也早已展开相关的技术攻关。2012年,集星科技参股宁波中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后者专门从事超级电容器电极、超级电容器单体及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的生产研发。2014年,东阳光科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下称“清华研究院”)签署有关大容量动力型超级电容器的开发与产业化的《技术开发(合作)合同》,加快大容量动力型超级电容器在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广泛应用。按照时间推广,上述学术科研成果应正在进入和实际产品开发融合的层面,这在时间上又佐证了拐点之说。
资料来自中电标协超级电容器标准工作组
在超电行业,国标的制定与执行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着产业化进程。下表简要罗列了2006-2007年超级电容行业标准的制定情况。仅仅2016年,就有11项产品规范(未分国标行标)将落地。2017年,5项基础标准(全部为国标)将落地。 另据不完全统计,5项国家标准(推荐性标准)将于2016年落地;而到2017年,国家标准(推荐性标准)的拟指定数量为9。给力的国标政策再加上旺盛的市场需求助力超级电容行业持续发展。
在此期间,投融资机构的下注加速了超级电容拐点的出现。毕竟投资眼光看到的是未来几年,乃至几十年。曾经和时下都在火热的互联网就是最好的诠释。眼下的超级电容几乎满足了投资机构对完美行业的全部想象——高技术成熟度、高产业完善度、广泛应用领域及较低的配置成本。美中不足的是,这个行业的准入门槛太高了,呈现出独角兽潜质的企业并不多。投资机构更多关注的是耕耘已久的企业,前文提及的集星科技颇具代表性。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