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三沙首个分散式污水处理项目运行 树木认养启动
↑三沙市推出系列文化产品。南海网记者高鹏摄
三沙设市以来,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岛礁不断绿化、环境越来越好。7月24日,三沙市首个分散式污水处理项目在赵述岛建成运行,赵述岛珊瑚石屋成功修复并重新启用,三沙还推出第二批1300株互联网+”认养树木,还有多系列文化产品推出。甘泉岛上的渔民随时打电话、看电视、洗衣服,感受着三沙发展的便捷。
三沙市首个分散式污水处理项目建成运行
为进一步加强三沙岛礁生态环境建设,三沙市首个分散式污水处理项目在赵述岛建成投入运行。该项目主要采取地埋一体化设备和结合人工湿地等工艺处理,污泥产生量少,具有较强的抗水质水量波动性能。同时还具备使用寿命长、处理出水标准高、配置灵活、运行成本低、运维方便、施工快捷、对环境影响小等特点。经过处理后的中水可浇灌花草树木,实现循环利用。
该项目建成后,可满足赵述岛全岛居民污水处理需求,项目将作为示范工程,在三沙各岛礁推广运用。
三沙推出多系列文化产品
7月24日,三沙市推出系列文化产品:“逐梦三沙”丛书《三沙兵味》、《三沙渔味》,“三沙精气神”邮票珍藏册,“放歌祖宗海”三沙原创歌曲专辑,图说三沙巨变画册。
《三沙兵味》讲述了三沙军民深厚的鱼水之情,支持和推动“双拥”,成为三沙市领导的情怀,成为广大干部的自觉,成为全市上下的风尚。《三沙渔味》讲述了随着三沙日新月异的变化,渔民家里水、电、电视、网络俱全,越来越多的三沙渔民转产转业,走上了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
图说三沙巨变画册精心挑选了200多张新旧照片,时间跨度半个多世纪,反映了三沙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画册从政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保、民生改善、军民融合发展5个方面,展示三沙沧桑巨变,弘扬三沙精气神。
当天三沙七连屿管委会在赵述岛也推出文化产品,新图章的使用象征产品正式推出。
赵述岛两间珊瑚石屋成功修复并重新启用
上世纪70年代,赵述岛渔民就地取材,用珊瑚石建造房屋,岛上就有了独一无二的珊瑚石屋。随着时间推移,岛上居民的居所多数采用木条和防雨布搭建而成。为改善渔民居住环境,2015年5月,三沙市开工建设赵述岛渔民定居点。
七连屿管委会决定保留下仅存的两间珊瑚石屋,作为还原祖辈渔民在七连屿生活的一处人文景观。2016年6月,遵循“修旧如旧”文物的修复理念,赵述岛的居民对两间珊瑚石屋进行了改造修复。
改造后的珊瑚石屋命名为“赵述岛珊瑚石屋”,由1号珊瑚石屋和2号珊瑚石屋组成,以展陈为主要功能,是三沙市七连屿介绍南海渔耕文明的一个窗口。
三沙推出第二批树木认养活动共1300株
今年2月,三沙市推出首批500株“互联网+”认养的椰子树,在认养消息发布20小时内全部完成认养。7月24日推出第二批可认养的树木,这些树木分布在西沙洲1000株和赵述岛300株,网友可通过添加“美丽三沙”的微信公众号,查看待认养树木的具体位置、种植时间、树木高度等信息,从中选择树木认养、起名,认养费用为300元一年。
为了增强与认养人的互动,该项目组专门设计了树木标牌及认养证书,在树木悬挂标牌并邮寄证书给认养人,以示感谢并留作纪念。
三沙市通过开展“互联网+”认养树木的活动,将大家热爱三沙的热情凝聚在一起,动员广泛社会力量建设美丽三沙。同时,树木认养活动还能帮助岛礁渔民转产转业从事树木养护活动,绿化三沙岛礁。(记者高鹏)
编辑:苏婧 邓丽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