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这家公司为何被BAT奉为座上宾?系互联网刚需公司
小管了解到,仅2015年,浪潮集团申请专利就达3500项,其中发明专利占85%;云计算、大数据专利430项,云专利和云标准数量均位居国内首位。 各位,你见过用人名给行星起名的,但见过用员工名字命名产品的吗?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外管理杂志。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浪潮专利墙
如果将互联网+环境下,企业数字化转型所追求的竞争实力比作好莱坞男神小罗伯特·唐尼在电影“钢铁侠”里那一身了不起的装备,那么核心技术支持的角色则相当于钢铁侠胸前那一颗心脏反应堆。 如果您还觉得这种比喻“不接地气”,那么想象下每年春运大关火车票购票系统忽然崩溃,淘宝双十一购物节那天你的购物车页面支付瘫痪,更甚的是如果你的日常开支缴纳需要万里长征般各政府部门奔波,再或者你一直热追的百度“无人车”变成一场南柯梦…… 一旦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停止运行,这些都会发生!
《中外管理》杂志总编杨光做开幕致辞
的确,科技进化的周期变得越来越短,谁能想象浪潮集团能从一个生产教学仪器的企业(哇,貌似跟万科一样的“起步”啊!),步步为营成为今天研发出“天梭k1系统“”关键应用主机,使中国成为继美、日之后第三个掌握这一核心能力的国家,并实现金融、电信等关键领域核心信息装备国产化的老牌国企? “浪潮若不创新怎么能有今天?!” 冷严凌一语中的。 游学交流 管理干货 1、互联网+ 是企业数字转型的过程和手段, 互联网+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最终的目的是实现数字化转型。 2、互联网并没有改变企业管理的核心:人、财、物,产、供、销,但改变着组织、流程、制造模式和商业模式、业务模式。 3、90后员工的管理关键词: 舞台、容忍、激励、价值创新。 4、移动互联网的转型就是旧商业文明向新商业文明的过渡。 来源:中外管理新媒体
(责任编辑:邓益伟 HN006)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外管理杂志
所以,当百度、阿里巴巴、微软、IBM、苹果等各大企业纷纷开始在各自不同领域布局企业大数据,借助云计算开启新版图时,多少人能看到一家如中联重科、三一重工般低调的“刚需”公司-为他们提供核心技术支持的浪潮集团。
阿里内部人士就曾在2014年透露,当年采购的服务器中,浪潮占绝大部分。而2014年以来的阿里云大会上,浪潮高管连续成为座上宾。
游学首日,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冷严凌就给各位企业家介绍了这家有着70年历史的老牌国企,如何坚守对技术和产品的信念,在1993年生产中国第一台服务器后一路高歌猛进的故事。尤其过去10多年,浪潮一直蝉联国产服务器销量冠军,并在存储半导体等领域有着强大的竞争力。他们服务的企业,涉及军工、建筑、电商、制药、装备、快消、装备制造等多个行业——没错吧,谁都离不开!
文/本刊记者 朱冬 编辑/齐心
如果问你房地产黄金时代,哪家房地产企业的股票涨的最猛?估计你想说万科,但其实涨的更猛的,不是房企,而是房企都要用到的——工程机械。 2000年至2010年,房地产黄金十年,中联重科涨了31倍,三一重工也不相上下。 判断一个时代,我们需要看到这个时代最需要、最离不开的“基础”是什么,地产黄金十年是基建,那么互联网时代,我们最离不开的是什么,是已经三足鼎立的BAT吗? 当然不是! 哪个行业是互联网时代的“基建”?再大的电商,再牛的独角兽,包括你上网,都离不开服务器吧——小管绕了一个大弯子,目的就是想推出这家公司——山东浪潮集团。 小管不是想让各位看官马上去买浪潮的股票,而是2016《中外管理》第四期标杆游学此次恰好就去了这家“基建”公司学习,用官方的话说就是:倾听“基于大数据的管理创新实践”,探讨如何深化互联网+以数据化思维重塑商业模式,解答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高层们关注的新焦点。 到底随行的40多位企业家们发现了什么,又有什么感受呢,且看详实报道: 杨光:“中间产品制造商的出路,一个是过硬的技术和产品,一个就是前瞻的品牌意识和生态意识。” 7月29、30日,《中外管理》游学活动来到泉城济南,酷暑难耐,顶着38度的夏日高温,近40名企业家来到济南大明湖畔,目的就是为了“观潮”! 恰如《中外管理》杂志总编杨光在开幕致辞中所说:“这个潮,就是济南的浪潮!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大数据与云计算成为时代的宠儿,而互联网在中国,如果只停留在一路买买买的淘宝里,那么对中国没有多大帮助,甚至弊大于利。反过来,只有互联网真正进入到我们的工业生态链里,成为血液里的基因,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乃至整个社会,才会变得真正强大!中间产品制造商的出路,一个是过硬的技术和产品,一个就是前瞻的品牌意识和生态意识。而浪潮,正是这样一家企业。”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