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教育观察】暑期,警惕”熊孩子“变成“电子控”

2016-08-03 11:38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萨伊雅迪哈 银鹄纪 jingqingwuyuetian 性欲工房 来来回回锄7你 超碰条款 京香朱莉娅 寻秦记别记 风流妓男 两小无猜日月相随 邢译予 胡倩林 两厢情愿gl

另外,而互联网中的信息鱼龙混杂,不乏暴力、色情、犯罪等内容,也会对缺乏自制力以及辨识能力的儿童造成不良影响。

“屏幕讲故事无法替代父母讲故事,因为父母的讲述多了一层情感的交流。”教育专家认为,对于孩子来说,世界需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小手去触摸,用探究“十万个为什么”的不懈精神问到父母哑口无言。而一个神奇的屏幕通过炫动的影像吸引孩子,帮助其打发时间,却缺少了人与人的互动,孩子探索的欲望、敏锐的观察力可能会被消磨掉。

但据专家介绍,以iPad为代表的电子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海量信息的存放,所以多数时间孩子们手指一点就什么都有了,不需要思考和特殊记忆。如此这般,记忆能力很难得到提高;另外,电子产品发出的声音都是单向的,孩子们只能被动接受,所以其对话能力必然下降。即使再变化多端的游戏软件和学习软件,与有着无穷变化的现实世界比起来也是模式化的、单一的。    

这些统计数据反映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是“小网虫”越来越多,而且成为网虫的年龄也越来越小,三四岁的小孩子拿着智能手机、iPad等工具看动画片,玩游戏的场景太平常了。孩子把玩网游、聊天、看视频当成了每天主要的娱乐方式。这些小朋友们使用电子设备的熟练程度,甚至比一些成年人还要高,你要是从正在兴高采烈地玩游戏、看动画片的小朋友手中夺走他们的设备,他们肯定得跟你没完。

我国低于10岁使用电子产品的小网民超1800万

但是,如何避免儿童过早的成为“屏奴”,降低过早接触互联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儿童接触互联网并过早成为“屏奴”,会影响他们的视力、身体发育,而沉迷于手机游戏、动画片,还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降低他们的学习热情。而且在儿童的成长期过多地接触互联网,使用电子设备,必然会减少他们人际互动的时间和机会,对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性格的发展带来深层次的影响。

事实上 电子产品难担早教重任

千龙网综合报道 经过一段时间的暑假生活,不少“双职工”家长发现,一不留神,家里的孩子个个变成了“电子产品控”,只要是闲暇时间,便手机、iPad、电脑等不离手,成为电子产品的忠实“粉丝”,而孩子们使用电子产品多半是娱乐活动。对此,有专家表示,暑假期间,不要让孩子成为沉迷电子产品的“电子控”。

网络数码产品已成为家长哄孩子的一大利器,很多年轻父母认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既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又可以教孩子读童谣学知识,而且孩子玩的时候一般比较专注,可以锻炼孩子的耐性。那么,iPad之类的产品真的可以担当起“电子保姆”的职责吗?     网友“壮壮妈”说:“没办法,孩子只有在看手机或iPad的时候,才能安静一会儿。”于是,“壮壮妈”就给孩子下载了简单的电子游戏,还有一些学习数学、下棋之类的小应用,“壮壮妈”认为,只要能限定时间,看看这些网络应用对孩子的成长应该有益无害。另一位网友也表示,网上幼儿益智类的应用很多,比如:轻松学英语、唐诗三百首、宝宝学数学……既然孩子喜爱电子产品,说不定也能利用这些产品帮助孩子们成长?    

据《人民日报》报道,腾讯公司日前发布的《儿童安全上网指引报告》显示,90%的中国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互联网,其中城市儿童触网率近95%,儿童首次触网年龄越来越小,56%的儿童初次上网年龄低于5岁。另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底,中国网民总数已达6.88亿,19岁以下网民占全体网民的24.1%,其中年龄低于10岁的网民超过1800万。

这个时代的未成年人毫无疑问是真正的“互联网原住民”。在互联网时代里,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iPad等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它们重塑着我们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使用互联网也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这是儿童首次触网年龄越来越低的社会背景。而要想把儿童屏蔽在互联网之外,不让他们接触互联网,不仅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实际上也做不到。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蛮便宜
  • 抠门网
  •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