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习主席访塞创三“新”
6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贝尔格莱德,开始对塞尔维亚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机场受到塞尔维亚总统尼科利奇夫妇的热情迎接。新华社记者饶爱民摄
山高水长,万里云天。习近平主席专机腾空而起,离开贝尔格莱德机场。中国国家元首32年来对塞尔维亚的首次国事访问画上圆满句号。
17日抵达,19日离开,50个小时,近20场活动。总统总理机场迎送,当地电视台全程直播,军乐礼炮齐鸣——塞尔维亚以最高礼遇和最大热情迎接习主席的历史性访问。
此访亮点多、成果实。记者全程采访,为您梳理出3个大写的“新”。
6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塞尔维亚总统尼科利奇在贝尔格莱德举行的隆重欢迎仪式。新华社记者饶爱民摄
传统友谊新传承
萨瓦河西岸的樱花大街有一块三角形绿地,簇簇野花摇曳其间。绿地边立着一块银色纪念碑,上面写着:“谨此感谢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塞尔维亚共和国人民最困难的时刻给予的支持和友谊,并谨此缅怀罹难烈士。”
中国驻南联盟被炸使馆旧址,与祖国远隔万里却令国人难舍难忘的地方。当地时间17日下午,刚刚抵达贝尔格莱德的习主席和夫人彭丽媛,第一场活动便是前往这里,凭吊在使馆被炸事件中英勇牺牲的3位烈士。
当地时间6月17日下午,刚刚抵达贝尔格莱德开始对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第一场活动就是前往中国驻南联盟被炸使馆旧址,凭吊在使馆被炸事件中英勇牺牲的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3位烈士。新华社记者饶爱民摄
旧址上,又立起一块新的黑色纪念碑,“缅怀烈士 珍爱和平”8个字庄严肃穆,落款“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6月17日立”。纪念碑前,习主席肃立默哀,塞尔维亚总统、议长、总理及全体内阁成员参加凭吊。
如今,被炸使馆旧址承担起传递和平与友谊的新使命,这里将建起西巴尔干地区首家中国文化中心。习主席与尼科利奇总统为中国文化中心奠基石共同培土。
贝尔格莱德市市长马利表示,他非常荣幸以贝尔格莱德全体市民的名义,将中国文化中心外的道路命名为“孔子大街”、广场命名为“中塞友谊广场”。“未来的中国文化中心地址将是塞尔维亚共和国贝尔格莱德市孔子大街1号,邮编11000’。”马利话音刚落,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6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尼科利奇在贝尔格莱德共同出席中国文化中心奠基仪式。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站在贝尔格莱德城中心的卡莱梅格丹城堡,远眺萨瓦河和多瑙河交汇处,习主席说了一段语重心长的话:“中国同塞尔维亚都是不畏强权、珍爱和平的国家。中方愿同塞方一道,坚定支持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共同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战略关系新定位
18日上午11时许,塞尔维亚大厦波德戈里察厅座无虚席,很多记者席地而坐。所有人屏息静气等待一个重要时刻。
刚刚结束大范围会谈的习主席与尼科利奇总统走进大厅,笑意盈盈。站定,入座,落笔。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塞尔维亚共和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习主席访塞期间,双方签署20多份合作文件,这份联合声明分量最重。
6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贝尔格莱德同塞尔维亚总统尼科利奇举行会谈。新华社记者马占成摄
2009年,塞尔维亚在中东欧国家中率先与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13年中塞签署关于深化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此次双边关系新定位,再次开创中国-中东欧国家关系发展的先河。
“朋友是时间的果实”,谈到中塞关系,习主席用了3个词:“发展动力强劲、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为什么这样讲?习主席说有3个“源于”:“源于两国人民世代友好和深厚情谊,源于两国在重大问题上相互理解和彼此支持,源于两国在发展道路上互学互鉴和互帮互助”。
中塞联合声明里有一段精炼的话:“双方一致认为,在南海问题上,应根据双边协议和《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规定,由直接当事方通过友好磋商和谈判,和平解决领土和海洋争议问题。”
习主席说,中塞传统友好,是全天候的朋友,有兄弟般的特殊情谊。尼科利奇总统也讲,中国儒家思想里“仁义礼智信”其实就是中塞兄弟友谊的写照。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