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智能穿戴设备市场成熟 已到红海拼杀阶段

2016-08-12 12:13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欲魔性奴 侯龙涛 冯云 藤原岛子 偷上冰山老公 mprojector 断掌王爷柔水妃 0713dy 中华水神 瞳之住人歌词 菜鸟卧底小正太 坊凌岭 甜妞追逃夫 清幽异梦 失忆小王妃

    年初,赛迪智库发布了《可穿戴设备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报告。报告指出,国内外企业围绕可穿戴设备产品的创新日益活跃,用户对可穿戴设备的关注也在持续增长。特别是在applewatch发布之后,消费者对于可穿戴设备的消费热情愈发高涨。越来越多的厂商进军可穿戴设备领域,市场逐渐发育成熟,甚至已经到了红海拼杀的阶段。

资料图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责任编辑:孙文慧

智能穿戴设备市场成熟 已到红海拼杀阶段

    智能穿戴设备市场泛红战争转入细分市场

    数据显示,2015年的手环出货量已达到7800万以上,相比2014年,增幅超过170%。IDC预计,到2019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1.734亿,年复合增长率为22.9%

    随着消费者对穿戴设备认知的提升和市场需求的分化,产品也在不断向着细分市场演化。穿戴设备的分类早已过了凭借硬件功能简单区分的时代,而是更多地深耕用户需求,做差异化产品,以求能长久地留在用户手腕上。未来,就看厂商是否能挖掘到用户的刚需,并以刚需为导向调整自己的产品策略。

    以苹果、moto、三星等厂商为代表的智能手表,其背后是厂商对于用户日常科技需求的满足。抛开科技感、品牌价值等因素除外,智能手表还面临着待机时间短、app生态不完善、无法脱离手机等短板,在用户体验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以fitbit、小米等为代表的运动手环,背后是厂商对于用户健康需求的关注。主打心率、步数、睡眠等功能,让用户对于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了数据层面的直观认识。不过对于相当一部分用户而言,刷运动步数是为了微信排名,还达不到用来指导用户健康的层次。换句话说,运动手环背后的用户粘性欠佳,还做不到霸占用户的手腕不离开。

    以360、乐视为代表的儿童手环/手表,背后是厂商对于儿童需求的重视。儿童手环在诞生之初就是在业界颇有争议的产品,毕竟儿童手环的消费对象是家长,真正的佩戴者却是儿童。厂商不得不兼顾两类人群的想法,并在其中寻找衡点。同时,清晰的受众群也决定了儿童手环/手表将是一个成熟的细分市场,小厂商不敢轻易涉足,大厂商过度拼杀也有可能得不偿失。

    以拉卡拉、刷刷、握奇等为代表的支付手环,背后则是厂商对于用户生活需求的考量。手环可以直接刷公交地铁,能完全替代交通卡,同各个城市数量庞大的通勤族直接关联。其中,拉卡拉手环还兼具银联闪付功能。随着银联闪付的推广,拉卡拉手环也将有更丰富的应用场景。体验过闪付的用户都知道,相较于刷卡和扫码支付,闪付更为简单便捷,安全方面也能够得到保障。换句话说,支付手环也足以撑起一片细分市场。

    总结来说,手环作为智能穿戴设备领域的典型产品,正在和PC、手机等产品一样走向细分市场,正应了那句话:“该走的路,一米都不会少”。对于厂商来说,产品的发展方向不外乎两个,一种是让自己的长板最长,短板不短,正如拉卡拉、fitbit、小米等厂商的做法;一种则是大而全,靠综合实力突围,好比Apple、三星等厂商的做法。至于手环未来的路在哪里,还是要靠消费者的钱包给出最终的答案。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蛮便宜
  • 抠门网
  •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