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行业分析:AR产业该怎么投资?
[2] “So-Lo-Mo”即Social, Local, Mobile。
国外AR/VR公司&产品:
比如,衣物试穿的应用——Goertz Casefilm Virtual Shoe Fitting,通过这个应用可以看到自己穿上网上的商品(鞋子)的样子。这种应用可能是京东、阿里这些B2C巨头最为关心的。如果衣服试穿效果的虚拟体验可以赶得上在实体店购物的消费体验,未来电商平台的退货率将会降低,网络购买的黏性也会得到加强。
文/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林宸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易界网。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Pokémon Go对于普通商家也有新商机,如果自己的店铺变成了PokéStop(补给点),商家就可以通过玩家增加自己店铺的客流量。被选为补给点店铺不仅是欢迎路过的玩家,他们还花钱购买道具试图吸引更多的玩家来。而不是补给点的店家,也通过给玩家优惠的方式来吸引更多的人来消费。
在军事领域, AR技术可以帮助士兵进行方位识别、获得实时所在地点的地理数据等军事数据,甚至是帮助士兵更精确地瞄准射击。
[1] Pokémon Go是由发行商 the Pokémon Company、Nintendo(任天堂)、Niantic合作开发的游戏。其中 Niantic公司负责技术(尤其是AR)、开发和运营。
AR值得投吗?
AR技术还有提升空间吗?
AR借Pokémon Go“咸鱼翻身”了吗?
比如,澳洲麦当劳应用软件TrackMyMacca’s App,读取汉堡包装上记载的二维码,食材产地等信息就会通过AR技术以立体动画文字的形式显示出来;
其次,AR技术其实是一项对大数据依赖性很强的技术。我给MBA上课时,很有幸请到了微软亚洲研究院的首席研究员童欣博士,他当时就提到了微软在AR/VR技术上的一些突破,而这些突破就是建立在大数据的基础上。无论是AR的场景还原还是做简单的AR信息增幅提示,这里的数据调动都需要大数据的支持。现实情况是,这种大数据并不是所有的行业都有,或者不是所有的场景都有。如果没有足够的数据,就会造成AR技术在使用时出现信息缺失的情况。
在谷歌眼镜阴影下,AR一直是一个失败的概念。微软、Magic Leap等AR技术巨头都在极力避免被冠上AR的帽子。微软坚持自己的HoloLens是一种混合现实(MR)技术,而在Magic Leap的首席创新官Graeme Devine眼里,MR是比AR更好的技术。
AR“墙里开花,墙外香”
首先,因为现有的AR技术中,AR技术里最核心的部分——硬件相关的技术问题还没有解决。智能手机并不是一个非常适合AR技术的移动端,智能手机的人机交互的体验还不够好,需要人主动去点击,才能得到一个被动回应。AR技术需要一个新的移动终端,可以有更好更主动的人机互动体验。等到成熟的AR硬件投入市场时,AR技术的体验会有质的飞跃。
在医疗领域的AR可以帮助医生在患者需要进行手术的部位创建虚拟坐标,进行了手术部位的精确定位。最早在2013年,德国就研发出了相关软件,可以通过iPad的摄像头,虚拟重建出患者的信息,然后APP软件做一些标记,让医生知道怎样去切血管。后来斯坦福大学也推出了基于谷歌眼镜的AR应用,也是帮助医疗上提高精准度,减少误差发生。
比如,宜家家居的摆放手机应用,将家居产品的3D图像通过AR技术摆放在家中各个角落;
[4]HUD:平视显示器(Head Up Display)。
根据Digi-Capital发布的报告,至2020年,全球AR市场的规模将为1200亿美元。而那时VR市场的规模仅为300亿美元,VR市场规模会远低于AR市场。
AR技术在HUD[4]领域和展示领域上的应用也非常有意思,HUD是利用光学投影原理将重要资讯投射在一片玻璃上,可以应用在汽车、飞机上,可以有效地提高驾驶安全。浙江水晶光电(002273,股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中就有HUD显示器。
不仅有,而且提升空间还很大。
距任天堂的Pokémon Go在澳新市场上线已经一个多月了。这个游戏一度是社会上最火热的话题。虽然进入8月后,据SliceIntelligence发布的数据显示, Pokémon Go的付费用户群已经萎缩了32%,但是和Pokémon Go合作的许多小伙伴却从中受益颇丰。
AR涉及的应用领域非常多,本身蕴含了很大的市场潜力。
苹果和谷歌的收益在量级上似乎更大。以苹果公司为例,据Needham Co.分析师Laura Martin的分析预测,在未来的一年到两年内,单靠Pokémon Go,苹果就可以有30亿美元的收入。谷歌曾经是游戏开发者之一——Niantic[1]的母公司,如果在公司分拆之后还有进行投资,谷歌将获得另外一份可观的收入。
国内公司还可以根据根据对AR行业参与程度的不同,继续分类。
(责任编辑:张功成 HN092)
如果说AR是一个接地气、应用性强、短期收益快的技术。VR则是那个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赚大钱的技术,但是赚钱的时机完全依赖于技术的成熟。虽然VR和AR在最后的产品表现上差距大——VR的表现力更强更容易吸引投资,但是VR的成长非常依赖资本耐性,门槛很高。而AR的门槛却不高,AR技术不需要太多前期投入就可以在短期做出成果,短期变现能力强。投资者在做涉及AR/VR概念的投资时,要谨慎。如何快速变现始终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这似乎是个资本泡沫的征兆:AR行业走到了技术成熟曲线中的尾端。在当下,AR技术的普及率和资本价值都无法达到与之相配的程度。可以说,在AR技术还有大量潜力可挖掘的时候,一些短暂过热的资本并不能代表这是个行业大泡沫。只要不是整个行业的大泡沫,在泡沫破裂后AR可以真正进入“泡沫化低谷区”成为一个更有投资价值和应用价值的技术。
对于AR/VR产业的未来,也是众说纷纭。我手上就有结论完全相反的两份报告。
Pokémon Go就是AR技术在游戏领域的好例子,以真实世界为游戏背景,加入虚拟元素,使游戏虚实结合。这种加入虚拟元素的AR技术并不让人难以想象,QQ手机客户端7月底推出的短视频特效挂件和QQ火炬传递,也算对AR技术的一种涉足了。
这种看低AR的行业趋势现在被Pokémon Go大爆打断了,在7月,不仅国外跟AR概念相关的股票在大涨,在国内AR概念股借着这股东风也炙手可热了起来,掀起一轮又一轮涨停潮。
国内AR/VR公司&产品: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