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kuwanit.com):老人被骗1156万:被讹涉走私 两女上门安木马(图)
老人被讹涉走私 两女竟登门安木马
独居老人被骗1156万(网络配图)
老人电信诈骗中计 汇款27次被骗44万
“我不甘心啊,那么多人信任我把钱交给我,我要不屈不挠,继续努力,打通人脉我还是可以做大的。”吕某显得“对答如流”。
“一直到今年6月,我每个月都能拿到近900元的利息,眼看还有半个月就能拿回7万元本金了,谁想到老板忽然跑了!”柯奶奶说,当初投钱的时候曾遭到儿女的强烈反对,都说利息这么高肯定有问题,但还是决定冒险一次,“哎,就是贪心啊!”柯奶奶说,每个月除了有利息拿,还能拿到蛋糕券等小礼物,业务员也特别热情,“6月给我打电话,说可以再买一年,幸好当时没答应。”
石某是普拉司博的区域经理,他表示,包括他在内的3名员工也是受害者,他们也投资了几十万元。“我投了20多万,本来这个钱是拿来结婚的……”
独居老人被骗1156万(网络配图)
一进法庭,先向被害人鞠躬致歉
目前, 深圳警方已成立专案组全力展开案件侦查工作。
20日开始,受害人的银行账户上开始连续向诈骗分子指定的银行账户疯狂进行网上转账,共计63笔,一直持续到今日,共被转走了1156万元,直到受害人的银行卡所属的网点打电话告知,其才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并于今日14时向深圳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报警。
骗来的800万到底去哪了
“后来银改会,税务局,公证处,所有的单位都打电话给我。他们说,你寄给我们的钱我们可以陆续加进去,你寄一笔就加一笔,寄一笔就加一笔,最后肯定全部还给你。”张阿婆说,她一直对骗子的话深信不疑。
员工也投资,20多万结婚钱打水漂
吕某借钱的范围之广,可以说是来者不拒——老邻居、老领导、房东、卖服装的小店主、卖菜的、卖水果的、儿女相亲时认识的老人、路边搭讪认识的、银行或者市民中心办事时认识的、面馆里吃面认识的全都包括在内。借钱数额也大小不论——大到几十万上百万元,小到几千块,只要能拿到钱就行。甚至在因涉嫌诈骗罪被取保候审期间,她还骗了两名被害人十几万元。
但遗憾的是,由于受害人报警时间太晚,时间过去了6天,致使没有冻结到被骗资金,该1156万元全部分散到593个账户被取款,其中大部分取款点都在境外。
网络配图
“我的厂其实已经在小规模打样了,虽然没有大规模开工,但是这些年我一直不放弃努力。”吕某始终不忘口号。
“我找过朱某的老婆,可她说她也不知道朱某去了哪里。”昨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民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投了上百万,其中一部分是别人的,这几天他一直没能睡好觉,“一定要找到他。”目前,这些投资者已经向宁海路派出所报警,警方正在调查中。
目前上海警方已经对此事件立案调查。警方提醒,碰到类似的情况一定要及时报警,警方会第一时间提供帮助。
问到本案的关键问题,涉案的800多万元到哪里去了,吕某依旧顾左右而言他。
面对公诉人的指控,吕某辩称:“我抗议,我不是骗钱。这些借款我是认的,但这都是他们愿意帮助我,投钱给我做投资用的,只是我投资受挫了。我在市场经济中打滚,有些始料不及,我会吸取这些教训,在我有生之年,一定会还上钱。”
看到一台德国印刷机,很多人信了
年收益15%,老人把养老钱砸进去
对吕某的做派,公诉人不奇怪了,早在看守所提审的时候,她就是这副眉飞色舞信誓旦旦的样子。
“8年工厂都没有开工,还送什么礼?”公诉人问。
直到这时,张阿婆才意识到自己陷入了一场电信诈骗。那么诈骗分子究竟是耍了什么花招,一次又一次骗走老人的存款呢?老人的被骗,还要从一封信说起。
6日后老人才报警 1156万大多境外取款
然而,这800多万元吕某到底用去了哪里,没人知道。
记者调查
南方日报讯(记者/李荣华)山东女大学生徐玉玉被诈骗9900元郁结而死的消息令国人关注,而深圳也刚刚发生一起电信诈骗大案,犯罪嫌疑人将手伸向耄耋老人。深圳警方8月26日接报一重大诈骗警情,深圳一名78岁老人被骗1156万。
警方调查发现,和以往电信诈骗案多疑远程操作不会露面不同,在该案中,诈骗分子还安排了年轻女子冒充公检法人员上门送去两部非智能手机,搭起“办案”桥梁。
开庭时间到了,老人们在等她,法官书记员公诉人辩护律师都在等她。法警跑来说,被告说自己高血压走得比较慢。过了一会儿,一个瘦小的老太被法警带进来,她头发花白,穿了一件红色衬衣。
“你不是说你业务能力很强吗?那么这几年,你开展了什么业务?有什么产品?”公诉人又问。
7月7日,柯奶奶突然接到业务员的电话,称公司老板朱某和股东王某都不见了,同时还卷走公司2000多万元。“接完电话血压就上来了,这可是我们的养老钱啊!”柯奶奶说。
独居老人被骗1156万(网络配图)
除了在南京有办公地点,这家公司在上海、宁波也有分公司。据其公司网站介绍,公司创立于2007年,目前总部在上海,注册资金2亿元,主营方向为网络借贷。在网站的首页上记者看到一张照片,上面一条横幅上写着:热烈庆祝普拉司博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正式挂牌,交易代码为203515。
8月26日接到报警后,深圳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从下午15时开始启动紧急止付。
吕某一开口,喉咙梆梆响,中气十足。
监控显示,一位女性老年客户边接听电话边步入银行大厅,随后开始填写存款凭条、取号,并等候办理无卡存款业务,此时,电话的内容引起了旁边一位市民的警觉。
截止到21时,中心资金链处置工作人员,共在工商、农业、中国、建设、交通、民生、兴业、邮政储蓄、浦发、广发、中信、平安、北京、光大、华夏、宁波、招商、长沙、上海农商、哈尔滨、龙江、天津农商、河南农商、北京农商、南京、上海、青岛银行等27家银行和中国银联专家团队的鼎力协助下,追查了五级、593个账户(外地账户584个)。
早在7月7日,网上有媒体称,“薪金融”遭遇雷暴,老板疑似跑路。并有自称上海投资者的人称,朱某已经出国,带走了两三亿元,上海的办公地点已经人去楼空。对此,南京普拉司博的员工石某等人表示不知情。
法官表示,此案将择期宣判。
“养老钱就这么没了,我是又着急又生气!”昨天上午,80多岁的柯奶奶找到现代快报,说她和老伴儿买理财的那家公司老板跑了,害得她投的7万元本金就这么没了。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像柯奶奶这样的受害者南京还有100多人,涉及金额2000多万。
老人汇款给“银联” 电话内容引起附近市民怀疑
中途休庭的时候,吕某微笑地面向旁听席,缓慢走出法庭,像是发表完一场演说。
网络配图
庭上,吕某也描述了“当年的盛况”。按她的说法,“我买了德国进口的印刷机,请了香港的技术人员过来,花了不少钱,很多人跑到我工厂里,一看这么好的机器,连忙就要把钱交给我投资。”
“我都用于投资开发了,包括路费、人员伙食费、环评费、勘测费、设计费,而且经常要给很多人送礼,一年四个节都要送,一次起码一两千,比方说送水产,我一般都是买2只甲鱼、6只螃蟹、1条多宝鱼这样的配置。”
据通报介绍,20日当天上午,受害人前往银行柜台办理了网银转账功能,并在开通网银功能后,将银行卡号和网银转账密码通过手机拨打了诈骗电话进行了告知。
警方随后赶到现场,经询问,这位张姓阿婆从小包里翻出了二十多张转账凭证,涉及从今年三月起的27次转账汇款,共计44万元,这些转账都是转向同一个账户,每笔金额少则几千元,多则6万元。银行工作人员告诉张阿婆,寄出去的这些钱可能都是被骗了。
公诉人指控,吕某以借钱为幌子,虚构经营印刷厂,隐瞒钱款去向,骗取十多位被害人800多万元,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
理财公司老板卷2000多万跑路 老人被骗养老钱
就这样,张阿婆听信了骗子的圈套,一次次向诈骗分子转账,截至最后一笔汇款堵截成功,老人已经向骗子汇款27次,金额高达44万。
银行大堂经理了解情况后判断,这位老人肯定是遇到骗局了。她赶紧把老人带到行长办公室。银行行长和老人仔细沟通,并打110通知警方前来。
现代快报记者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发现,南京普拉司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于2014年4月注册登记,注册资本为200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朱某,兼执行董事,股东是朱某本人和王某。今年4月,该公司还发布2015年度报告,显示南京在册员工10人。
根据石某等人的介绍,除了这三个城市,镇江也有业务。他们的运营分线上线下两部分,线下就是柯奶奶等市民购买的理财产品,南京有100多人购买,金额2000多万元;线上就是网络借贷平台“薪金融”,“主要是年轻人购买。每天光网上就有200万元的流水进账,不明白他们(朱某和王某)为什么要跑。”
连吃碗面认识的人,她都开口借钱
网络配图
延伸阅读:65岁老太诈骗800多万被诉 庭上自我辩护如演说(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
网传上周就崩盘 投资者已报警
独居老人被骗1156万(网络配图)
涉事公司叫南京普拉司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去年7月,柯奶奶在路上收到普拉司博的宣传单,和老伴儿商量后,第二天就去买理财产品,签的是一年期的合同:7万元买理财产品,年收益15%,一年后返还本金。
庭上,吕某总是口若悬河,一个问题东拉西扯,让公诉人和法官很抓狂。让人感觉,她当年有如何如何费尽心思,如何如何奔波她的印刷事业。
在这样的攻势下,不少被害人,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将自己多年的积蓄甚至养老看病的钱借给了她。8年下来,吕某一共向十余名被害人借得800余万元。
“你看,这是我的厂子,我的机器,你借钱给我,我就可以开工了”,“我这里生意很好,要扩大经营,需要资金周转”,“利息好说,我给你年息30%~50%”……
公证费、节物费、升级费、银改费、各种经费……骗子变着花样要求张阿婆汇款。由于一直瞒着家里人偷偷给诈骗分子汇款,张阿婆始终没有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而诈骗分子也越来越大胆,开始冒充各个部门要求老人汇款。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