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胡厚崑:2025年企业都将用到云

2016-09-06 11:47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我们的崛起1922 我们结婚了20111015 我们之间的事歌词 我说我爱你吉他谱 我意逍遥少紫 我与丁尚彪 沃顿助考 无耻家丁 无恨歌歌词

  李凡

  在全国工商联“2016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排行榜上夺得头把交椅的华为,向外界描绘了面向未来进一步做大做强的路径。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于2016年6月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提到,华为下一阶段的目标是,2020年营业收入超过15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1万亿元)。华为2015年营收608亿美元,这就意味着,“十三五”期间,华为营收要在2015年的基础上再增长1.5倍。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任正非曾经说过,当前4K/2k/4G和企业、政府对云服务的需求,使网络及数据中心出现了战略机会,这是华为的重大机会窗。华为要敢于聚集力量,密集投资,饱和攻击,扑上去,撕开它,纵深发展,横向扩张。

  华为副董事长、轮值CEO胡厚崑于2016年8月31日在“华为全联接大会”上表示,“到2025年,所有的企业都将用到云,85%的企业应用将部署在云端,未来,企业云将成为云化的重点,这是华为的重大机遇。”

  华为副董事长、轮值CEO徐直军也于2016年9月1日表示,“做企业最怕市场不变化,有变化才有机会。当前,全球企业的IT架构都在走向云化,这对华为来说是重大市场机遇。”

  欲作“云的2.0时代”引领者

  华为早在2007年就提出“端、管、云”战略。简单理解,所谓“端、管、云”,一是谁控制了终端,谁也就控制了信息化的大市场,二是建立足够粗壮的“管道”,让终端跑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三是最终让更多的计算能够在云端运行。

  华为原本是一家以电信设备为主营业务的制造企业,为推动“端、管、云”战略的实施,2011年成立的消费者BG、运营商BG和企业BG,也就分别对应了“端、管、云”战略。

  当然,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兴起,华为的“端、管、云”战略也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胡厚崑提出,未来“智能社会有三大特征,一是万物感知,二是万物互联,三是万物智能”,而实现这三大特征的基础,就是拥有更加先进的ICT技术;在未来智能社会,“终端是万物感知的触角,网络联接万物,云则是万物智能的源泉,与此对应的是全面协同的‘端、管、云’架构。”

  “机器与人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近。从大型机时代的几公里、PC机时代的几米,到智能手机时代的几厘米,再到可穿戴设备时代的几毫米。最后,可植入的智能设备将让人、机融为一体。5到10年内,将出现各式各样的多场景、自适应的智能终端,智能手机只是其中一种。”胡厚崑认为,未来,所有的人和物都可以感知环境,成为智能世界的人口。

  同时,未来的光缆和无线网络将提供无处不在的超宽带、低时延的网络联接,“在4G移动网络条件下,理论上可达到50毫秒的时延,这个速度对于网络运行VR、AR类应用还不够快。未来5G时代,理论上网络时延可达到1毫秒,今天无法实现的很多应用,都有希望实现了。”

  另外,未来分布在全球而又相互联接的计算机,将汇聚智能社会的海量信息,在云端生成一个“数字大脑”,这个“数字大脑”将是实时进化、永不衰老的。

  胡厚崑强调,正是基于这些理解和假设,华为才一直致力于打造智能社会的“端、管、云”技术架构,并将之视为华为重点投入的战略方向。

  华为方面认为,过去十年,谷歌、亚马逊、滴滴、Airbnb等企业,是“生于云的一代”,这些企业开创了“云的1.0时代”,利用云技术、云架构实现资源共享,创造了颠覆性的商业模式。目前,这些颠覆者的成功已经唤醒各行各业。下一个十年将是“云的2.0时代”,在这个时代企业将成为“云化”的主角,各行各业都将在“云”中成长,各种“行业云”将兴起。

  “进入‘云的2.0时代’,企业将成为主角。在塑造‘云的2.0时代’的过程中,企业应该坚决进行数字化转型,坚定不移成为数字化企业。”徐直军明确指出,“要成为数字化企业,首先要实现企业的人与人、物与物以及人与物的全联接,同时也要把企业的员工、客户、合作伙伴、供应商连在一起。企业要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开展运营。另外,把实时决策融入业务流程,实现自动化,使企业运营更简单、高效、智能。”

  面向行业云和企业云市场的优势

  正是由于华为在“管道”建设方面的出色表现,华为在过去十多年得以逐渐超越爱立信、诺基亚等巨头,成为世界领先的电信设备提供商;同时由于看准了智能终端的价值,华为在过去数年快速崛起,成为了全球前三、中国第一的手机厂商;现在,在全世界企业的数字化浪潮中,华为开始拥抱“云化”,投身规模更大的企业级市场。

  业界普遍的看法是,在全球范围内,运营商电信设备和智能终端都是数千亿美元级别的市场,而企业业务市场则是万亿美元以上级别的市场。

  而华为IT产品线总裁郑叶来在“华为全联接大会”上表示,目前,只有20%的企业应用运行在云端,“我们认为企业应用向云端迁移的速度将不断加快,预计2015年将达到85%的企业应用运行在云端。”也就是说,企业业务的市场空间正在加速释放。

  华为强调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云化”机遇,但华为企业BG总裁阎力大指出,“对企业业务来讲,最大的机会是行业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而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云’只是众多技术中的一种,行业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需要‘云’的技术,也需要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而华为在‘端、管、云’战略下的协同能力,是全球少有的。”

  目前在华为运营商BG、消费者BG、企业BG“三驾马车”中,企业业务是跑得最快的那驾马车。在2016年上半年业务报告中,华为将企业业务进入加快发展轨道的原因,归于“云计算、存储、SDN等主力产品和平安城市、电力物联网等解决方案在公共安全、金融、电力、交通、教育、媒资等市场上的广泛应用”,这大致勾勒了华为企业BG目前发力的重点行业和产品。

  目前来看,在企业业务上,华为最看重“云化”机遇。相关研究机构的预测显示,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将由2015年的1750亿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2039亿美元,2019年将达到3150亿美元。仅仅是企业业务当中的云计算市场,将很快达到与运营商电信设备、智能终端相当的市场规模。

  不过,在云计算市场上,当下的全球明星当属亚马逊、微软、谷歌、IBM,中国明星当属阿里巴巴、腾讯等,华为将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在谈到对云计算市场的看法时,胡厚崑表示,在“云的1.0时代”,“只有几朵云在天上飘,可能还是同质化的,到了‘云的2.0时代’,会有几千朵云几万朵云升起来,这将产生不同的技术模式、商业模式、思维模式。”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蛮便宜
  • 抠门网
  •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