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不良资产价值万亿,互联网玩家如何夺食?

2016-09-10 13:53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tokyo hot n0243 tokyo hot n0458 tokyo hot n0459 tokyo hot n0494 tokyo hot n0616 tokyo hot n0635 tokyo hot n0642 tokyo hot n0649 tokyo hot n0698 tokyo hot n0714

  这实在是一个特殊的领域:经济越下行,它越兴旺。

  随着经济规律性的跌宕起伏,这个行业也呈现周期性繁荣。

  这几年,银行坏账年年攀升,网贷行业大洗牌,大量坏账出现,所谓的“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即将进入黄金时代。

  可是,这次的繁荣,却与往年有所不同。

  一支新生的互联网大军,悄然无息进入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并试图重新耕耘传统金融机构把持的土地。

  互联网能在这个行业进行降维攻击吗?

  1、传统玩家的掣肘

  “经济有低峰波谷,那么,不良资产就会呈现逆周期的规律”,涟漪资本的合伙人夏翌已持续观察不良资产行业很久,目前,经济处于下行周期,这也意味着,不良资产的黄金时代即将到来。

  其实,市场早就信号不断。

  

  7月,银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在一次论坛上第一次透露了一个数据:截止今年5月,中国银行业不良率突破2%。

  而在网贷行业,据多位业内人士透露的“行业机密”,坏账高达12%。

  零壹研究院报告显示,2015年国内不良资产整体规模可达3.5-5万亿元。随着经济形势下行,这个数字,还会以每年10%的速度上升。

  虽是经济下行结下的苦果,但是这颗苦果,却形成了万亿级别市场。

  传统不良资产的处置,长期把持在持有牌照的金融机构中。

  主要是,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长城、信达、华融和东方,再加上18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

  一般来说,银行的不良资产,都会交给这些牌照大军处置。

  这些资产管理公司,简称AMC,低价购买不良资产包,再通过公开拍卖、协议转让、招标转让、竞价转让、打包处置等方式,将包流转到二三级市场。

  这种固有的销售模式,存在一些弊端。

  九信资产总经理白斌,在接受一本财经专访时表示:“不良资产处置行业的痛点,是信息不对称。”

  各个处置机构之间,信息不流通,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

  不良资产处置生意,就像一场“赌石”游戏。有时候可一本万利,有时候却血本无归。

  处置机构很难判断,哪些不良资产包,值得购买,是块璞玉;哪些可能被忽悠,就是一块石头。

  不良资产还有很强的“属地化特征”,地域壁垒很高。

  比如,一个催收团队,在广州人脉广泛,对老赖们的社会关系、债务关系了如指掌,催债效果强悍。

  但这个团队到了北京,没了资源,就完全展不开拳脚。

  于是,互联网玩家上场,试图解决传统不良资产处置的痛点。

  2、平台撮合模式

  据零壹财经统计,目前有20多家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平台,其中,最常见的是平台撮合模式。

  这类玩家,就是搭建一个互联网平台,将不良资产打包出售。购买者,就是各地负责催收的律师事务所、专业催收公司。

  以销售的产品不同,主要为两类平台:

  一类是,以小额分散的互联网金融的坏账为主,如原动天;

  另一类,更为传统,直接对接银行、AMC的资产,资产大、金额高,如九信资产。

  

  虽然都是平台模式,但依然各具巧思。

  平台模式,无非是解决两个问题,资产端和资金端。

  在资产端,原动天CEO殷宾称,他们会自建一些催收团队,并以此为示范标本,再招收外部的催收团队合作。

  这种方式不会太重,也试图将催收流程标准化。

  他们和催收团队的合作方式也颇有意思,是“共同购买,利益捆绑”。

  “如果我们购买了一个资产包,交给一个催收律师,他出去游山玩水一趟,告诉我们,他催收没成功,我们一点辙都没有”,殷宾称,他们现在的方式,就是和催收团队共同购买,对方也出一部分钱,催收成功大家分成。

  “这实际上,是增加对下游团队的控制力”,殷宾称。

  原动天在处置资产端发力,而九信资产则在资金端布局。

  “这个行业,一定程度上是‘现金为王’”,九信资产总经理白斌认为,“考验的是投资机构持续的、低成本融资能力。”

  九信对接多为“大单”,资金端上较谨慎。

  现在一些平台开始尝试从C端获取资金。但在白斌眼中,互联网只是一个销售渠道,九信主要依托自有资金和机构投资者的出资。

  对于九信资产而言,“互联网” 更像是一个信息沟通的工具,帮助找到分散各地专业服务商、分销商,其他环节,还是要在线下完成。

  白斌认为,C端用户不适合成为不良资产的消化者,有信息不对称,法律风险问题。

  目前,平台搭建者的共识是,互联网在不良资产的最大想象力,就是“信息修复”。

  殷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在银行和AMC鉴定为“硬骨头”的不良资产,到他这里,却成了一个金矿。

  彼之砒霜,我之蜜糖。原因就在互联网化的信息修复。

  “一个老赖,可能在4个平台上借了钱,留的是一个手机号,但我有他第5个平台上留下的新电话,我就能以此找过去”,殷宾称,在催收过程中,他们不断补全数据,数据越多,催收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于是,一种新的模式开始出现——催收数据平台。

  3、数据供应商

  搜赖网,就是这么一家数据服务商。

  “在传统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没有足够大的数据库可用”,搜赖网贺国旺认为,难以找到债务人隐匿资产线索。

  这意味着,“找到别人找不到的财产线索”技能越高,壁垒越高。

  如何找到这些隐藏起来的线索?

  搜赖网创始人的一位师兄,专门从事不良资产处理。

  他有一个小型数据库,发挥不小能量——一个10人小团队,一年可以创造数千万收入。

  

  于是,创始人有了一个想法:仅一个小范围的债务数据,就能产生如此巨大作用,如果建立一个全国范围、多行业的数据库,是否会成为“天网”系统?

  这个“天网”,就是一个以债务人为中心的关系网,从中可以发现债务人背后的个人关系、财产关系、债务关系。

  由此,一些被认为是“硬骨头”不良资产,通过层层关系分析,也能撬开催收、处置的端口。

  目前,搜赖网就试图在建立这个“天网”系统,服务催收团队。

  贺国旺认为,不良资产处置的过程,就是一场战役,而这个数据库,就是情报局。

  4、是玉是石?

  长江商学院的欧阳辉教授,将不良资产视为“坏苹果”,即便用资产证券化的形式,也很难点石成金。

  而殷宾却有不同的看法,稍微优质一点的不良资产,第二年就可以利润“翻倍”,利润可观。

  比如,100万的不良贷款,平台花10万购买下来,只要找到老赖,和他商量,只要还20万,就再也不会有人来催债、骚扰他,债务一笔勾销。

  也就实现了利润翻倍。

  “不良市场的潜力,确实很大”,夏翌称,金矿虽大,但还没有看到哪个开采者技术精湛,称霸一方。

  其原因,就在于催收数据的积累,还不够多。

  殷宾称,未来两三年,他们都将沉下心来,收集数据。

  实际上,无论是撮合模式,还是数据供应商,都是在用互联网,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不良资产处置的过程,就像是一场侦探游戏,委托人如何找到最好的侦探、如何提供全面精准的案情,侦探们如何抽丝剥茧,是破案的关键。

  互联网打破“信息孤岛”,进行信息修复,成了不良资产处置的一个破局点。

  “技术驱动的创新,将在不良资产处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夏翌还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一些团队开发了一些云端的催收系统,试图将最难标准化的催收流程标准化。如此,互联网将不良资产处置团队的武器打磨的更加锋利。

  

  “在不良资产处置环节中,最核心、最关键的还在线下,”白斌表示,互联网只是技术和工具,最终武术优劣,还得江湖上一较高下。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一批烂尾楼,交给一个懂物业懂楼市的行家手中,就会盘活,成为黄金之地。

  这就意味着,这些玩家在线上,要沉淀催收数据,在线下,增强催收能力。

  贺国旺表示,目前真正专业的催收人员,不过千人,分散全国各地。培育一支催收特种兵,非常不易。

  互联网+不良资产的风口到了吗?夏翌说,风才刚刚起。

  要到真正大规模的爆发,恐怕还要两三年。

  业内人士预测,到2018年,国内大批不良资产才会在市场上流通。

  在两年的蛰伏期内,互联网玩家还需沉下心——沉淀数据或打造团队,慢工出细活。

  在经济下行年代,不良资产会成为最逆势繁华的产业。

  (更多深度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一本财经)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蛮便宜
  • 抠门网
  •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