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网络安全及信息化:网信事业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

2016-09-21 11:47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极品厨丁 极品帅哥进化史 极品妖孽何途 寄魂战鼓有什么用 兼济天下之逍遥行 捡了个美女是恶魔 贱妇全 见证双虹 綄肠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发展,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国民生产生活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相辅相成,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缺少了网络的安全,信息化建设就如同空中楼、水中月,缺乏信息化技术的保障,网络安全就成为纸上谈兵,不堪一击。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只有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紧密结合起来,发挥“1+1大于2”的效应,才能把控信息化发展的未来,加快我国建设网络强国的步伐。

  随着“自主可控”、“等级保护”等相关政策的落实,我国已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同步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鼓励网络安全企业自主创新、推动信息化产业平稳发展,给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带来积极的影响。但同时我们也感受到,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问题已不仅仅是国家的责任,而是需要各级政府、广大企业、广大网民共同的努力。

  一、网络安全是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缺乏安全保障的信息系统将成为无本之木,随时都可能坍塌

  网络安全是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在4·19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重点强调了安全与发展的问题,他指出,“面对复杂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各方面齐抓共管,切实维护网络安全”。

  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传统的单机业务处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需求,随时、随地业务办理,高效、协同的多渠道信息融合成为企业和个人共同的追求,“让信息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政府和企业把大量的业务系统迁移到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上,网络和系统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有大量的业务通过网络在系统上进行处理,有大量的数据在网络上传递。我们在享受信息化发展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系统随时可能遭受攻击和入侵,数据随时都有可能被窃取,这些都可能带来巨大损失。保证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以及数字资产的安全,成为信息化发展必须要妥善处理的第一要素,网络安全问题刻不容缓。

  网络安全关系到政权安全、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其重要性正随着全球信息化步伐的加快而愈加凸显。网络安全本质上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从广义来说,凡是涉及到网络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需要考虑的因素。网络安全的具体含义会随着“角度”的变化而变化。比如:从用户的角度来说,他们希望涉及个人隐私或商业利益的信息在网络上传输时受到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的保护,避免其他人或对手利用窃听、冒充、篡改、抵赖等手段侵犯用户的利益;从网络运行和管理者角度来说,他们希望对本地网络信息的访问、读写等操作受到保护和控制,避免出现“陷门”、病毒、非法存取、拒绝服务和网络资源非法占用和非法控制等威胁,制止和防御网络黑客的攻击;对安全保密部门来说,他们希望对非法的、有害的或涉及国家机密的信息进行过滤和防堵,避免机要信息泄露,避免对社会产生危害,对国家造成损失。从社会教育和意识形态角度来讲,网络上不健康的内容,会对社会的稳定和人类的发展造成阻碍,必须进行管控。

  缺少了网络安全的保障,信息系统就是无本之木,随时可能会坍塌。我们应从技术上对网络进行及时的监测及分析,让信息系统的使用有规可循,有据可查,保证整个操作流程清晰可控;保障各种网络资源稳定可靠、受控合法;保障数据在存储、传输、应用过程中的安全;还要从管理上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管理规范和机制。做好网络安全工作,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二、信息化技术是网络安全的根本保障,没有先进技术支撑的网络安全就是无源之水,无从谈起

  回顾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任何一场技术变革在初始阶段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信息化建设给政府、企业级个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不法分子创造了可乘之机。技术的发展既要扶持业务,又要杜绝风险,网络的安全更需要先进技术来支撑。

  互联网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地球村”的概念早已深入民心。我国网信事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产业格局的巨大变迁,众多国内企业跃居世界发展前列,中国创造在这一刻被写入历史长篇。我们的政府和企业在IT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在网络服务方面有了更好的产品,本土化的建设思路影响着整个中华民族。随着“棱镜门”事件的不断发酵,国际品牌埋伏“后门”的丑闻充分暴露在广大民众眼前,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必将成为网络安全保障的基石,必将为国家网络安全提供重要屏障。

  目前,我国有7亿网民,网站总量超过400万个,互联网环境面临较为严峻的安全态势。网站作为互联网的主要入口,面临着黑客以瘫痪目标业务系统、窃取用户有价值信息等为主要目的的攻击威胁。网页仿冒已经形成地下产业链,并呈现增长趋势。比如,2015年针对中国网站的仿冒页面就接近20万个,较2014年增长超八成,涉及IP地址20多万个。传统的防范技术很难适应网络安全新形势的发展,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风险感知及预警能力,可以让网络安全监测“耳聪目明”,从而有效应对网络监听、网络攻击和网络犯罪等行为。

  网络安全风险和威胁已经进入到关系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网络数据安全和用户信息保护形势也日趋严峻。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把网络比喻成堤坝,那么网络漏洞就是产生网络攻击的蚁穴,在过去的数年发展中,我们的企业在挖掘漏洞、防范漏洞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贡献突出,成绩卓越。然而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单纯的依靠挖掘漏洞,填补漏洞的这种“封堵查杀”的被动式防范已经无法满足技术发展需求,我们只有采取主动式预防的措施,以先进的网络攻防技术作为网络安全的矛和盾,才能在网络安全防护上做到攻守兼备、游刃有余。

  三、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必须紧紧围绕数据资产这一国之命脉

  习近平总书记在4·19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提到“一些涉及国家利益、国家安全的数据,很多掌握在互联网企业手里,企业要保证这些数据安全,企业要重视数据安全”。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

  • 蛮便宜
  • 抠门网
  •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